万事有得必有失,这是个千古不变的定理。人生也一样,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会失去一些东西,比如激情,可是在失去这些东西的同时也是我们学会另外事物的时候,比如从容。如果说年少是一把熊熊燃烧的烈火,火光四射有如年轻而神采飞扬的那张脸,那么,年长就是一条潺潺流过的小溪,这条小溪流淌着是一些温情而又细腻的情感。
亲情
人生中有三把火焰:亲情,友情,爱情。三种缺一遗憾,缺二可怜,缺三比死亡还难受。年少时,总觉得爱情最重要,友情次之,亲情最后。亲情是深埋在血液里的情感,悄声无息的流淌,轻易不会让人想起,只有随着年纪的不断增长,才会明白在人生中最重要的情感是亲情。前年生病住院时,哥哥与母亲脸上纵横的眼泪及神智有点迷糊而依在母亲怀里感受到有如来自子宫最原始的那种温暖,将是我毕生最难忘的画面。我从不愿娇情地感激这感激那,但我现在却时常不由自主地感谢上苍赐给我这样的父母及兄长。
直觉
直觉包括三个要素:常识,敏感度及运气。常识和敏感度是随着人生阅历的不断丰富而拓宽及提高来的,而运气也并非全凭偶然,运气也只能建立于常识及敏感度上。随着年纪的增长,接触面不断拓宽,我们所听到见到的会在心中留下一定的痕迹,日积月累的痕迹就会促进一种相对定性的直觉的产生。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直觉,直觉准不准在于其次,主要是我们对人对物有没有一种很直接的感官认识。小时可能也有直觉,那是源于纯主观上的潜在反应,有如脑中闪过的飘飘忽忽的那条线,总也抓不牢它,而现在的直觉则主要来自于自己对客观存在环境的了解程度。我们不能只靠直觉,但我们却越来越感觉到直觉的存在。
理解
理解所能理解的事并包容它,这并不是一件很容易做到的事。以中性的眼光去评判是是非非,明白了没有绝对的好人和坏人,明白了没有绝对的好事和坏事,这样说来可能会失去我们所追求的个性。可是,这社会本身就是如此,存在即合理,理解却不赞同,如此而已。逐渐地理解了以前所不能理解的事,包括父母的望子成龙,包括朋友来来去去,包括爱人的关心则乱等等,才发现设身处地这词原来是多么的实在。如果一切都能理解那么就是一切都不关心,而如果我们只是理解周围与自己相关的一切,那么理解就是宽容。并不需要煽情地标榜着自己对人要如何的宽容,但,只要理解并宽容了,也就等于不跟自己过不去了,何乐而不为呢。
聆听
聆听是人与人交往最重要的一堂课。两年前应做广播主持的朋友之邀,到电台做了几次聊天节目的客串主持人。最初跟打进电话来的听友聊天时,我总是很频繁的插话,似乎只有这样强烈的表达这才算上我对他们的热情及友善,可我说的话总跟着自己的思维走,至于别人说的话我反而似听非听似懂非懂。后来,朋友说,不管是做为一个主持人还是做为别人的朋友,最重要的是学会聆听,聆听并不是你光长一双耳朵和一颗只会频繁摆动的脑袋,要有耐心的聆听才能跨出人际交往的第一步。是的,我学会了用心地聆听朋友的倾诉,聆听父母的唠叨,聆听爱人的心声。每个人都不应该承受太多的心事,适度的释放才能使生活更美好,所以,在你聆听别人喜怒哀乐时才有理由来释怀自己的喜怒哀乐。
沉淀
年少轻狂,爱的人必须拥有才算爱,恨的人必须骂之而后快,一切率性而为,没人会来过份的责怪。现在,已经失去了年轻不懂事这块挡箭牌了,我们总得学会沉淀。沉淀并不代表遗忘,沉淀过往,把握今天。把所有爱过的恨过的往事都沉淀在心灵最深处,平日从不会想起,只会在深夜梦醒或某种特定的人或事触动时,才会重新回忆,轻轻地触碰往事就如在哼一曲悦耳的小插曲,影响不了主旋律,反而能突出人生剧情的精彩。学会了沉淀,并不是在重新生活,而是继续生活。
圆滑
我不知别人是怎么理解圆滑这词的,或许会把它和虚伪连系在一起吧。不过,我从来都把它当做一个中性词,在生活中适当地运用圆滑并不会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在这社会上,人物形形色色,各人戴着各人面具,我们不应该也没有必要戳穿面具去看别人的真面目。记得以前有个同事她非常不满意自己偏胖的身材,越是在意她越是喜欢拿这个话题来询问,还记得当时我很诚实地回答是,她脸上不悦的神情是显而易见的,可我觉得我对得起我自己,因为我没说谎。换做现在,我绝对会说”不会的,只是比较丰满而已”。话的意思没变,结果却完全不同,当我懂得运用这道理时,似乎就是在证明着我的圆滑,也可以说是一种虚伪。可是,虚伪能够悦人悦己,有什么不好呢,换个角度来看待别人,不算说谎,善意的谎言在说法上虽然仍是个谎言,可是性质却跟说谎截然不同了。
经历过年轻张狂的阶段,我们正迈步走向成熟稳重,没必要怅然于其中的得失,这不过是人生必经的一个过程,失去了激情,我们却拥有了从容。
------------------------------
你是右圈圈,我是左圈圈,我们组成一个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