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幼时只有亲情,没有爱情,亲情理所当然排在爱情前面;初涉情海后,觉得爱情是唯一,亲情不得不靠边站;心态已日趋成熟后把这两者放在同一界面。但是,当爱情撞上亲情时,就失去了对它们作比较的意义了。
在《康熙王朝》里,蓝齐儿被逼下嫁葛尔丹的时候,曾问孝庄当葛尔丹和她皇阿玛打起来的时候,她应该站在哪边,孝庄回答她到时她站哪边都是对的,也都是错的。这真是一个令人痛不欲生的选择,也找不着可以折中的办法,只能在那当口眼睛一闭跨出那一步,只是,心碎了,且将永远得不到痊愈。
自古忠孝不能两全,这种选择如同哈姆雷特的选择,是那么的左右为难。幸福从来都不是单面的,在构造自己幸福的基础上同样也不能不考虑到别人的幸福,所以说,在谁也想获得幸福的时候,这种选择,成了一场赌注。
我认识一个朋友,高干子弟,而他的女朋友则是普通铁道工人家的女孩,虽然门当户对这词已日渐地被年轻人遗忘,但在他父母眼里仍以此作为衡量儿子婚姻的标准。这段感情最终在他父母软硬兼施下绝然溃败,母亲天天泪眼婆娑没能使他失去抗争的勇气,父亲的那个如果你再一意孤行就脱离父子关系的声明却击溃了他最后那道堤坝。我们谁也无法遣责他对爱情的背弃,因为他毕竟忠于了他的亲情。
在这种选择上,没有对与错之分,只有男人和女人之分,相对务实的男人来讲女人更为感性。古代的卓文君也好、祝英台也好,现代的跟美国大兵私奔的公主也好,她们都以情作为选择基点,从庸俗的物质价值观上看,这种选择都属舍大求小,但从感情上讲,她们全都值得尊敬。
我不知道这社会每天会有多少起爱情与亲情的冲突事件,但我的确亲眼目睹一场有关私奔的故事。
她和他都是我同班同学,她那当官的父亲反对的理由是男方不仅在外地家庭条件也太一般,被她父亲软禁了近一年后,我这个女同学找个机会毅然离家到男方的所在城市。从来没人敢唯背自己心愿的父亲气急败坏,运用他所有的社会关系到男方的所在城市去抓人,甚至到公安局去告男方拐骗人口,这可能是作为一个父亲最疯狂的举动了。在他们东躲西藏的两年后,怜悯女儿的母亲偷偷把户口本寄给去让他们办了结婚手续,结婚典礼上没有女方家人参加。
去年见到他们时,已多了一个儿子,夫妻俩脸上洋溢的幸福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我同学仍然黯然地说起她父亲仍然不原谅她,在她出走后的五年里,每年的逢年过节她都买东西寄回去,甚至包括新出生孩子的相片,但每次都无一不被原封不动退回来。说到自己是罪人的时候,她流泪了,我愚蠢地问了一句你后悔吗,她沉默片刻后回答这事无关后不后悔。
我最常见过解决这种矛盾的方法是耗着,男孩或女孩就这么跟家长僵持着,长时间不做选择但也拒绝接受任何人,这种以父母疼爱儿女之心来做砝码的自虐的方式最终迫使是亲情向爱情妥协。
爱情亲情友情组成人生的一个圆,望着爱情与亲情相互碰撞后留下的那个窟隆,心里不得不承认这真是人生旅途中永远的一道残缺。
------------------------------
你是右半圈,我是左半圈,我们组成一个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