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西湖,古城扬州的璀灿明珠。
瘦西湖,中国园林的艺术奇葩。
瘦西湖是一本书,一本常读常新的书。没有到过瘦西湖的朋友,也许无法想象,在"淮南江北海西头"的扬州,竟有这般美丽的地方。而到过瘦西湖的朋友,那些熟悉的树、桥、亭、塔,将会经常悄然进入你的梦乡。
据说,天下名胜叫做"西湖"的地方有三十六处。清人陆以湉在《冷庐杂识》卷六说:
天下西湖三十有六,惟杭州最著。福建福州府亦有西湖,朱子集中《西湖》诗云:"湖光尽处天容阔"。起首句云"越王城下水融融",对句云"潮信来时海气通",乃闽之西湖也。道光戊子年(1828),浙闱主司以此句命题,盖误以为浙之西湖也。
有一本书是一一记载了三十六个西湖的出处的,但一时难以翻检。只记得另一位清人刘声木在《苌楚斋随笔》卷八谈到:
以地名"西湖"者,天下三十有六。除杭州最著名外,当以福建福州府、广东惠州府为次。杭州西湖之佳,在于四山环抱,中有清水一泓,山明水净,不取崇宏而足供娱乐。地在省会,又为南宋偏安一百馀年京都,遂觉声明文物甲于天下。惠州西湖不在省会,福州西湖在省会矣,又无南宋偏安之局为之点染,故终觉减色。水以方名,无地无时不可有之,天下三十有六,尤其显焉者也。
天下三十六西湖,其中并不包括扬州,诚属憾事。但有一点,扬州人是应该感到自豪的:"西湖"虽多,"瘦西湖"呢,却惟独扬州一家!
两三百年前,杭州诗人汪沆从钱塘来游扬州,深感扬州之湖与杭州之湖有异曲同工之处,于是诗兴勃发,欣然命笔。诗中有云:"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他把扬州城西的一湾碧水比作杭州的"西湖",而冠以一个"瘦"字。据说,"瘦西湖"的名字就是从这首诗开始流传开来的。
一个"瘦"字,可谓是点睛之笔。诗人的妙喻,绝妙地表现了扬州瘦西湖纤秀、苗条、俊俏的风韵,从而同杭州西湖雍容、圆润、丰腴的丰姿有别。
瘦西湖最美的是水。有水才有情趣,才有生机。听那潺潺的流水,好像是在召唤朋友,与你相约:无论是烟花三月的春季,还是二分明月的秋天,朋友,让我们相聚在扬州瘦西湖吧!
瘦西湖是一湾清清的、甜甜的水,最宜柔橹轻篙,在此销魂半日。坐湖上的游艇,看湖上的画舫,都是一种享受。
瘦西湖是一道细细的、弯弯的河,经过了几百年的苦心经营。早在明清时代,已是风景秀丽、天下闻名的风景之区。
把扬州瘦西湖和杭州西湖相比,的确有"环肥燕瘦"之别。美人的肥瘦固然各领风骚,风景何尝不是如此呢!
游瘦西湖,最好从御码头上船。
御码头是当年大清皇帝南巡时登舟的地方,但在今天看来,它几乎已没有什么皇家气派。从这一层层石级走向河边的时候,你也许根本不觉得自己行走在万乘之君专用的御道上,却觉得仿佛是从喧嚣的都市里来到了郊野的村庄。但当你迈起你的左脚,落下你的右脚的时候,你其实已经跨越过了历史的时空。时间是多么无情,它把皇家的浓脂艳粉洗去,而让当年戒备森严的御码头变成了老百姓随意散步的乡间小道。
游瘦西湖,必须坐画舫,画舫是瘦西湖的特色。
当你乘上画舫,游程就开始了。
在画舫上,你会看到岸边有几间草房和水榭,从窗户里飘出蒸饺、干丝、蟹黄包子、三丁包子等维扬茶点诱人的缕缕香气。这是久享盛名的"冶春茶社",当年朱自清先生曾在此对维扬茶点赞不绝口。
你又会看到岸边的长廊短亭之间、绿树红花之中,有无数珍禽在争鸣斗妍,有三五游人在驻足观赏。这是久负美名的"绿杨村"。对于久居城市的人来说,你此时会感到一种少有的松弛、闲适,一种与大自然的亲近、融洽。
而这才是瘦西湖的序幕。
随着游船的行进,岸边的树木愈来愈多,湖面愈来愈开阔,空气也愈来愈新鲜。在水面上飘荡的微风里,有些水草或小鱼的腥气,可以让你在瞬间消除胸中的郁闷。你在绿荫掩映之间,仿佛看见了城墙的堞影,也许会情不自禁吟起王渔洋的名句:"绿杨城郭是扬州"。
忽然,在荡漾的碧波上,一座长虹似的拱桥飞架于两岸。
你能想到,这原来是清代文人举行"红桥修禊"的所在吗?据历史记载,王士禛、孔尚任、卢见曾等人曾分别在此大会诗人,留下了无数华美的诗章。金农、郑燮、黄慎等八怪名家,也经常在此吟诗作画,流连忘返。
如果时间允许,你真应该在此舍舟登岸,仔细寻找一下王渔洋、孔东塘、卢雅雨、金冬心、郑板桥、黄瘿瓢这些先贤的踪迹。
瘦西湖两岸有着太多的名胜和传奇。
杨柳依依的"长堤春柳",相传是因为一对名叫长堤、春柳的青年男女的美丽爱情而得名的。春天的时节,这里一棵柳树夹一树桃花,充满了温馨的情意。湖上飘舞的柳絮,使人感到扑朔迷离,大概可以为李白诗句"烟花三月下扬州"中的"烟花"做一个注释吧?
"徐园"的来历,要追溯到清末民初大盐枭、大军阀徐老虎的故事。徐老虎曾经以枭勇善战、反复无常名闻一时,徐园就是因这位草莽将军而得名的。如今,池塘里盛开的荷花是如此娇艳,厅堂里流连的游人是如此欢欣,仿佛在讴歌着当今的太平盛世,赞叹着这座园林的小巧玲珑。徐老虎的故事已经永远属于过去的岁月,徐园的景致却显示着一种扬州的美、江南的美、永恒的美。
出了徐园,就看到一座红色的小桥--小红桥。在青山绿水之间,使用如此鲜艳的颜色也许是画家所忌讳的。然而,在瘦西湖的碧波之上,横卧着这样一座红色的小桥,不但不使人感到俗气,反而使人感到分外娇艳动人。这也许正是当年扬州造园者的大胆和独特之处吧?
当你用轻盈的步履走过小红桥,便来到了一处四面环水的地方--"小金山"。小金山的得名,是因为它很像镇江的金山,不过体积太小了一些。和"瘦西湖"的名字一样,"小金山"的名字教人深切地感受到扬州园林秀美的风格。
小金山又叫长春岭,作为景点又叫做"梅岭春深"。梅花绽开的时节,漫山遍野都是馥郁的芬芳,预兆着大地春回。谁能想到,在一马平川的扬州,能够创造出这种高山深谷的意境?
小金山上的风亭,可以登高望远。
小金山下的月观,最宜凭栏赏月。
小金山前有块怪石,据说是"花石纲"的遗物。
小金山旁凌霄盛开,教人生"枯木逢春"之慨。
从小金山向东望去,可以看到花木葱茏之间矗立着一座古色古香的楼台。那是"四桥烟雨"。
四桥烟雨旧名叫黄园,是清代盐商黄氏兄弟所建的别墅之一。黄氏兄弟四人,个个腰缠万贯,又特别喜欢建造园林。他们在扬州所建的园林,分别叫做易园、十间房花园、容园、别圃。单是老二一人,就建了几所花园,四桥烟雨便是其中之一。之所以命名为"四桥烟雨",是因为在此登楼远眺,能够在烟雨朦胧之中,隐隐约约看到四座桥:大虹桥、长春桥、春波桥、莲花桥,也有人说能看到玉版桥和小虹桥。总之,登一楼而能看数桥,这种奇妙的构思可以说把借景的艺术发挥到了极致。扬州盐商虽然腰缠万贯,但是其中不乏雅人。他们爱金钱,又爱园亭、爱诗文、爱风雅,这正是他们值得今人怀念的地方。
从小金山向西望去,只见一道长堤伸入湖中,长堤尽头有一座古亭--"吹台"。吹台,一名"钓鱼台",这当然不同于京城里的那个政要云集的钓鱼台。但据民间传说,乾隆皇帝确实在扬州的钓鱼台钓过鱼。在这种风光旖旎之处把竿垂钓,其风流倜傥在今人看来不免有些妒羡,但也可以想见古人的生活情趣,是多么悠闲自得,合乎天性。
钓鱼台最令人称绝的地方,其实不是钓鱼,而是借景。
你选择一个适合的角度,通过两个圆圆的门洞看去,竟发现同时能看到莲花桥和喇嘛塔。什么是中国园林的"借景艺术"?瘦西湖钓鱼台会给你最形象的注脚。
单是瘦西湖里的莲花桥和喇嘛塔,就值得你逗留半天。莲花桥一名"五亭桥",一桥五亭已经稀罕,更何况相传在中秋之夜,相传它的十五个桥洞里能够倒映出十五个月亮呢?
人们常说,扬州园林的特点是兼容着"南方之秀"和"北方之雄"。如果说,这种美学上的语言过于抽象的话,莲花桥倒是一个生动形象的说明:它的五个亭子优美轻盈,像张开翅膀的鸟儿欲临风飞去,充分体现了"南方之秀";而它的桥基敦实厚重,如中流砥柱一般坚不可摧,又充分体现了"北方之雄"。
莲花桥,就这样凝聚着中国南北园林的精华。
更能说明扬州园林善于融汇南北风格的例子,是喇嘛塔。喇嘛塔俗称"白塔",它基本保持着北京白塔的基本造型,而又使之变得异常纤细和苗条。如果把北京白塔同扬州白塔两相对照,我们就不能不对扬州园林的匠心独具,感到由衷的钦佩。
传说瘦西湖里的白塔是扬州盐商一夜之间用盐堆成的,你为什么不去亲自看个究竟呢?
凫庄是白塔脚下的一个小小的岛屿。别看它廊台楼阁、花木山石一应俱全,但从高处俯瞰,它就像一只临波戏水的野鸭。前人给它起了一个饶有风趣的名字,就叫"凫庄"。
在凫庄品茶,可是人间不可多得的享受。我至今记得,小时候和兄弟们一起,在父母的带领下,一边吃着零食,一边在凫庄嬉戏的情景。同时也记得,当我为人之父以后,同妻子一起带领着女儿艾佳,在凫庄喝茶时的自在。凫庄,可以说是瘦西湖中的蓬莱仙境。
画舫穿过莲花桥的桥洞,就来到了瘦西湖的西部。这里有玲珑花界、熙春台、二十四桥、小李将军画本等名胜。
"玲珑花界"是广陵芍药的观赏之地。自古以来,广陵芍药就与洛阳牡丹齐名。古人把牡丹称为"花王",把芍药称为"花相"。相传宋代扬州有一种芍药名种"金带围",簪带此花的几个人都做了宰相。扬州有这种奇花,你怎么能错过?
"熙春台"相传是扬州盐商为清代皇帝祝寿的地方。为给皇帝祝寿,花费万金建筑如此金碧辉煌的楼台,可见当年扬州盐商的富有。然而,它的宏伟的气势、精巧的结构,却又显示了扬州园林无穷的魅力。
如果说熙春台美丽如画的话,那么,熙春台对岸的"小李将军画本"真的是按照唐代画家小李将军的画本建造的。小李将军即李昭道,他的画风以山水楼阁、繁密艳丽闻名。盐商的审美情趣,最典型地表现在对"小李将军画本"风格的追求上。
在夕阳映照之下,"小李将军画本"真如一幅绝妙的古代山水画!
月上东山的时候,瘦西湖显得特别的静。
远处似乎隐约传来了洞箫的声音。那是从著名的二十四桥传来的。在画舫上看二十四桥,你宛如来到了又一处神仙居住的地方。天和水纤尘不染,人和桥融为一体,瘦西湖是一首交响乐,二十四桥则是它最后的美妙乐章。
"二十四桥"的名声,从唐代以来一直远播天下。它到底是一座桥还是二十四座桥呢?这是我经常想到的问题,也是我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这千古之谜,也许还要等你来揭开。
瘦西湖水从二十四桥开始,悠然折向北去。
在这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在这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当你和你的家人、朋友乘着画舫游完了瘦西湖全程之后,你会发出由衷的感慨:真是不虚此行啊!
正当你沉醉于潺潺的流水声中的时候,猛然抬头,忽见远方有一抹山林。那是蜀冈。它告诉你:朋友!瘦西湖之旅就要结束了,她期盼着和你的再次相聚。
于是你回到寓所,在疲惫之馀,泡一杯扬州的"绿杨春"新茶。你回味起今天的游程,油然想起几百年前曾有一位具有天才和灵性的苏州文人,几乎和你一样,按照你所经历的路线游览了一遍瘦西湖。
他在游湖之后,写过一段脍炙人口的游记。
那就是沈复,和他那有名的《浮生六记》卷六中的一段话:
渡江而北,渔洋所谓"绿杨城郭是扬州"一语,已活现矣!平山堂离城约三四里,行其途有八九里。虽全是人工,而奇思幻想,点缀天然,即阆苑瑶池,琼楼玉宇,谅不过此!其妙处,在十馀家之园亭合而为一,联络至山,气势俱贯。
其最难位置处,出城入景,有一里许紧沿城郭。夫城缀于旷远重山间,方可入画;园林有此,蠢笨绝伦。而观其或亭或台,或墙或石,或竹或树,半隐半露间,使游人不觉其触目,此非胸有丘壑者,断难下手。
城尽,以虹园为首。折而向北,有石梁,曰"虹桥"。不知园以桥名乎?桥以园名乎?荡舟过,曰"长堤春柳"。此景不缀城脚,而缀于此,更见布置之妙。再折而西,垒土立庙,曰"小金山"。有此一挡,便觉气势紧凑,亦非俗笔。闻此地本沙土,屡筑不成,用木排若干,层叠加土,费数万金乃成。
若非商家,乌能如是?过此有"胜概楼",年年观竞渡于此,河面较宽。南北跨一"莲花桥",桥门通四面,桥面设五亭,扬人呼为"四盘一暖锅"。此思穷力竭之为,不甚可取。桥南有"莲心寺",寺中突起"喇嘛白塔",金顶缨络,高矗云霄,殿角红墙、松柏掩映,钟磬时闻,此天下园亭所未有者!过桥,见三层阁楼,画栋飞檐,五彩绚烂,叠以太湖石,围以白石栏,名曰"五云多处",如作文中间之大结构也!
过此,名"蜀冈朝旭",平坦无奇,且属附会。将及山,河面渐束,堆土植竹树,作四五曲。似已山穷水尽,而忽豁然开朗,平山之万松林已列于前矣!
瘦西湖,什么时候再见到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