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自由”无关
到了“五一”(当然还有“十一”)是个头疼的事情,虽然说不上是个灾难,但是总有点如临大敌的感觉。君不见很多人(我的同事就是如此)在一个月之前就象对待春节一定回家要买到车票的重大事情一样已经在扒拉着小算盘左一个计划右一个方案的想着在哪里大把大把的花钱最合算。是呀,好不容易有个假期,国家又高举着旗帜号召消费,并且还冠上了一个闪亮的名词叫“黄金假日”,平时咱们老百姓可是难得的受到政府那么体贴的关爱。眼看着今天那里的旅游指南,耳听着明天第几号假日信息公告,朋友之间互相询问安排得如何,炒呀,燥呀,搅得人家心情异常的兴奋,紧张得、沸腾得恨不得立马约齐了全家老小、酒伴牌友、大婆二奶、情人小蜜,义无反顾地汇入浩浩荡荡的旅游大军的行列,把一点平时勒紧裤带的节省、一把能攥出水渍的积蓄,赔着十二分的耐心,舍近求远地买一段痛不欲生的或者是不堪回首的记忆。
不能说从来没有,但应该是绝少人说过在哪个“黄金假日”里他的旅游活动是那么的丰美而又意趣盎然,几乎都说:天呐,怎么到处都是人呐…。是呀,我看着你是这样说,你瞧着我也还是这样说的。真的,能说旅途顺利,安排的地方能到此一游就已经很不错了。当人们把五颜六色的照片一摞一摞地塞进相册里,等安静下来有了点好心情玩赏,咦,怎么几乎张张都是群体照呢,你看我周围的人东张西望太随意,而我摆的甫士又显得特傻冒,挺让人泄气得不是? 酒店住宿总是让人那么的焦虑,心灰得连在餐厅的包厢里打个地铺、在桑拿房的按摩间里凑合着打个盹的想法都有。吃个饭就象行军打仗一样,只能图个裹腹肚饱而已,全然没有了平日的慢嚼细咽的讲究和从容。从大老远的地方拣回挑回买回最后扛回的一大堆物品,卸下来的一片刻,叮嘱着家人千万别束之高阁,更不要像处理垃圾一样对待。人黑了瘦了钱包也瘪了,终于我们买回了一个心安——“这个假日,我们去了XXXX。”于是这段举国瞩目的时光从此有了交代。是呀,待上班的时候我问起你假日去了哪里,你灰溜溜的说:在家闷着呢,唉,早知道就应该出去了,你呢?这时候我扬起头做出自豪状的回答。其实你不知道我的心是叫苦不迭,后悔不已呀。
可是在这个假日里和大家一样,我还是得选择“出游”。我知道这很傻,我知道这不是我所希翼的让人随意的舒适时节,但我是俗人,和你一样骨子里潜意识地流露着随众的意欲,所以我们还是得出去,这是一种不约而同的约定,这是我们在这个环境中能想到而可以去做的事情。
但是这种出游,和“自由”毫无瓜葛,而与“逃离”如出一辙。
我们想逃,逃离一个现实,逃离一种生活,逃离一段感情。揣着一份轻松的心情,背上沉甸甸的行囊,感觉着自己将要成为一个陌生人,嗓子里终于可以哼嘘着难得的放肆:你是疯儿我是傻子,心底久久深埋着的一个欲望,恨不得就要呐喊:让我可着劲地在野地里打个滚,撒个欢吧。纠集着我们喜欢的人,共赴一段已经约定的旅程,尽管这种感觉有点像上刀山下火海般的煎熬,让人也记起学生时的第二天有个头痛的考试而令人惴惴不安难以入眠,但它的等待是淌溢着甜蜜,流露着诱惑,它是一个期待的释放,是一个深藏的希望。
其实人类在自己制定的节日里比任何动物都惧怕孤独,往往在这个时候,人会恐慌,会焦虑。生怕这个时候的时光会变得如此的异样和不真实;生怕会失落我们一直在遥远的地方长久追求的幸福;更生怕会被抛离如可爱的羊群般的从众人群。
走吧,合着心有灵犀的伙伴,还是出游吧。
2004.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