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个帖子上来让大家了解一点内幕:
最难的一次操作发生在2006年3月。外方要求在一个月内将7亿美元安全入境,并进入国内近千个股东账户。张先生回忆道。
类似张先生这样的操作个案还有多少,现在还不得而知。但业内有关人士估算,地下外资“入市”规模可能高达800亿美元左右。
在中国股市一路高歌猛进之时,掌控1.2万亿美元的国际对冲基金正悄悄地进入中国资本市场。
一线调查
业内人士独家披露
地下外资流入内地、包抄股市路线图
“我之所以愿意向你透露内幕,一个重要原因是,我过手的境外资金最终的来源地是亚洲某个经济大国的几家对冲基金。”张先生显然带有一点民族情绪。
本报记者 戴奕江苏报道 “我见过一次外方操盘手打开股票账户交易的壮观情景,电脑同时打开几百个账户,自动匹配买卖数量,就像电影《骇客帝国》里数字流动的样子,数字唰唰地变化。”张先生绘声绘色讲述的同时,点开一个券商营业部的股东账户名单,数个股东账户身份证号码随之闪出。
引人注意的是,这些身份证中有4个均显示为1986年出生,而且都来自于河南某市。当记者指出,同一个券商营业部有同一地区多位持有几十甚至上百万市值股票的21岁股民,是不是太“巧合”时,张先生连声表示“太没技术含量了,估计是券商直接拿某个学校学生的身份证复印件开的户,回头调整一下,不能太明显了”。
张先生是江苏一家金融机构主管经济业务的负责人,目前,已成功地操作了十几亿美元的境外资金入境再进入股市,并因此在2006年赚得盆满钵满。
在保证不透露相关公司信息的条件下,记者了解了这家金融机构在2006年的“主营业务”——张先生向记者独家披露了十几亿美元外资“潜入”中国股市路线图。
7亿美元入境“惊心动魄”
张先生说,最难的一次操作发生在2006年3月。外方要求在一个月内将7亿美元安全入境,并进入国内近千个股东账户。
“只有这种级别的投资基金才会有如此魄力。”张先生现在回想起这7亿美元进入股市时境外操盘手的操作,还心有余悸。
如果按外商投资的办法操作这笔资金入境,时间上来不及。张先生说,他只有选择走贸易和地下钱庄这两条成本最高的资金入境途径。
走贸易途径,基本方法就是用虚高价格出口商品,获取差价。例如将国内价值1元的东西以100元的价格卖到国外,这样等于有99元的境外资金进入了国内。
同张先生所在的金融机构相关联的十几家企业,在2006年4月向境外基金在境外的公司出售了交易总额达到5亿美元的刺绣、雕刻等低关税或无关税的商品。
“一切都是有办法‘搞定’的”。张先生告诉记者,走贸易渠道很麻烦,首先是1元的东西卖100元必须保证没有人追究。同时为保证资金安全,5亿美元需要很多笔不同的贸易来分散完成,这必然牵涉太多的进出口贸易公司。事实上境外50万美元进入国内肯定要受到有关部门的监控,我们必须将资金过几次手才能保证脱离监管部门监控。
“尽管我们的律师忙得要死,尽管一个月内做完5亿美元入境已是奇迹,但在客户需求面前我们有时还不够专业,需要求助更为专业的人士。”张先生笑言。
走贸易渠道正好一个月,更快的方式当然是求助于办理境外资金入境更“专业”的地下钱庄。7亿美元中的两亿美元就是通过地下钱庄进入国内,最快的一笔2000万美元在开始运作的第6天就进入张先生指定的国内账户,最慢的也在第3周入账。
“地下钱庄的优势太明显了。”张先生不无羡慕地告诉记者,最快的一笔2000万美元的资金入境,事实上根本没有资金进出过国境。张先生解释道,国内有等值于2000万美元的资金要借助地下钱庄出境,地下钱庄在国外以2000万美元做抵押担保,国内人民币出境方在确认担保有效后,国内这笔等值于2000万美元的资金通过洗钱手段,直接打入张先生指定的账户。同样境外基金的2000万美元也最终打入国内出境资金指定的海外银行账户。
2006年3月,上证指数从2005年6月的998点上涨至1300点附近盘整,当时国内股市空头气氛极浓,而7亿美元在此时几乎是每一笔款进入股东账户就在两个交易日内满仓。
“资金不过境,地下钱庄用两个2000万美元做担保,一周不到的时间赚了两个6%的佣金,还有换汇时10个点的点差。”张先生觉得6%的佣金是资本市场里资金过境很高的价格,但是相对当时急需资金入市的迫切程度而言,还是物有所值。
真是做一行爱一行。张先生笑言,为外资做入境业务至今,肚子里装了一大堆国内愿意配合做假贸易的外贸公司,对外资进账可以“宽以相待”的银行分行、支行,对外商投资审查不严,甚至包庇的经济开发区等。
外资“借道”入市
境外机构最看重、最需要的是,国内机构能够帮助境外资金入境再入股市的渠道。
张先生所在的机构前几年由于股市低迷,公司业绩始终未见起色,然而这家机构在业界多年的打拼使之具备了直接与海外大型机构对话的平台。
“我进入江苏这家机构唯一的目的,是帮助境外资金寻找一个安全、高效的进入国内股市的渠道,严格地说,我是整合境外对冲基金和国内金融机构资源的操盘人。”具有海外背景的张先生这样定义自己的角色。
“尽管监管很严,但我们总有各种各样的办法让境外基金进入中国股市。”张先生表示。进入中国资本市场,获取和分享其增长的潜力已经成为全世界金融机构的共识,加上2005年底中国股权分置改革成功以及人民币升值等因素,掌控1.2万亿美元的国际对冲基金,自然不惜代价地快步进入中国资本市场。2005年年底,随着境外资金进入中国股市的速度日渐加快,在海外的张先生看到了这一商机而加入这家江苏的机构。
“我之所以愿意向你透露内幕,一个重要原因是,我过手的境外资金最终的来源地是亚洲某个经济大国的几家对冲基金。”张先生显然带有一点民族情绪。
据张先生介绍,以前境外资金大多借道香港入境,而目前借道台湾进入中国内地的比例在提高。理论上说张先生是在将台湾的资金引入内地。江苏省数量庞大的台资企业成了张先生主要的境外资金入境“蓄洪池”。
2005年第四季度至今,张先生一个主要工作是找到那些不愿意全额打入国内注册资金的台商企业。
首期投资额经常是小于注册资本金的,因此国外企业将注册资金全额打入国内独资企业是不上算的,这样就出现了境外资金入境的“漏洞”。注册资金空缺部分由境外基金出资,而该笔资金进入国内后,在支付必要的入境成本,再支付给企业1%至2%的费用后,通过该台商企业与国内公司设立的合资子公司或孙公司分流出来,就可以合法地进入股市。
境外基金也会在海外注册公司,然后在中国设立独资企业,这样更便于资金的进入。然而在国内设立外资公司是需要报外经委等监管部门审批,成本虽然较低,但操作难度大,而且时间不好掌控。但“这是境外基金必然采用的途径之一,除了一次性入境的资金量可以很大以外,更主要的是考虑到通过贸易方式接纳其他境外资金,以及为未来资金出境留下一个自己可以控制的出口。”张先生点出了境外基金的“近虑”和“远忧”。
“巧合随时会出现,资金入境还能赚钱你信不信?”张先生说,他操作过一个经典案例,一个号称是极有资金实力的台商,凭着一张真实的来自台湾的长期采购合同,在某省注册了一家公司,主营高岭土的开采并精选后出口业务。由于当地政府太渴求外商投资了,在没有一分钱入境的情况下,这家空壳公司取得了包括开采许可证在内的所有手续。
张先生的4000万美元摇身一变成了这家空壳公司的注册资本金。该台商凭着那张来自台湾的长期采购合同,从银行获得贷款正式启动了高岭土项目,而张先生的4000万美元也在几个来回的资金划转后,带着10%的年借款利率进入了股市。
“只要当地政府招商引资的需求强烈,我们就有办法将资金弄进国内。”张先生不无得意地对记者说。
不是做庄个股而是要做庄A股
买入,全是买入、满仓,还是满仓、拉升,一直拉升。张先生对这十几亿美元看多中国股市的操作方式十分迷惑。2006年中国股市尽管不断被唱空,但其快速上涨的势头没有过多的“犹豫”。显然目前在中国股市的境外资金大有来头,资金量巨大,而且行动如事前商量好的一致。
2006年上证指数从1100点涨至记者截稿前的2847点,事实证明上述亚洲某经济大国的基金操作完全正确。张先生向记者展示了他办公室放着的以麻袋来计数的股票交割单,十几亿美元投资在2006年赚了一倍。
记者随意打开一个麻袋,拿出一卷交割单:这是一个股东账户里包括工商银行(5.31,0.06,1.14%)在内的3只权重股在4个月内的交易记录,在某些时间段买卖甚至频繁到以分钟计算。
“十几亿美元分布在3000多个公司和个人股东账号里,单单为这十几亿美元的资金配置账号,就是一个偌大的工程。”张先生向记者透露,有太多的小型券商处在濒临“死亡”的境地,这些小券商为了生存,乐意为客户提供所需的任何“服务”。“因此我的券商合作伙伴大多是中小型券商或新券商。”张先生对记者说。
“尽管我时刻了解这十几亿美元的动向,但我没有做老鼠仓跟庄。”但当张先生明白境外基金操作思路时已经为时太晚。“以前进入国内股市的资金都叫游资,现在应该改口了,这才是顶级的正规军。”张先生告诉记者,境外资金入市初期,张先生发现其所买股票品种和当时QFII(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品种惊人的相似,张先生起初以为他接触的境外基金的投资理念与QFII一样,以价值投资为主,同时“押宝”于人民币升值,当时并没有看出丝毫做庄某只个股的意图。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这十几亿美元逐渐向数十只超级大盘股靠拢,更可怕的是随着股指快速升高,每到市场多空、双方分歧加大的关键时刻,上述境外基金来回倒仓拉升大盘股的迹象就越来越明显。
“老外绝对不是简单的来中国赚一笔钱就走,否则仅这十几亿美元在中国股市不敢、也不可能去拉升大盘指标股,他们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张先生告诉记者,“这家境外基金在工商银行股价3.4元上市首日开始大量买入,在此后数日连续买入。开始我以为买工商银行股票是赌人民币升值,没想到这家基金居然在工商银行股价接近4元时开始对倒拉升股价,每天总成交额都在20亿元以上,直到一举将股价推过4元一线。”此时张先生才恍然大悟。
“工商银行股价每上一个台阶都是出乎市场意料的,关键时刻这家境外基金就开始对倒拉升股价,我计算过,至少有5家同样规模的基金一起对倒,才能保证股价如此快速地上升。”张先生确信工商银行的股价是被这些境外基金们“力挺”上去的。
“尽管有消息说,为了挤压股市泡沫,国内机构在有关部门的‘关照’下纷纷开始抛售工商银行,但是我这里看到外资非但没有减持工商银行,还略有增持。”张先生在记者截稿前对记者如是说。
“我不可以透露目前我客户的具体仓位,但我可以告诉你的是,所有权重股都是我客户的主要建仓目标,现在很明显,他们不是来中国做庄个股的,是来做庄中国A股的。”张先生认为国内股市的境外资金都来自境外的顶级投资机构,他看得到的资金主要来自美国和日本。
“预测A股涨到3000点还是5000点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一切取决于老外的投资策略,以及国家管理层对股市调控的后续政策之间的博弈。”张先生笑曰,“这是国家层面考虑的问题,一个赚佣金的人不必先天下之忧而忧。”
透视
国际热钱突进中国股市背后
一位 QFII项目的负责人告诉记者,“QFII的背后有很大数额的境外资金在跟进,我个人根据市场表现判断,地下外资的规模可能在800亿美元左右。”
本报记者 赵刚 戴奕上海报道 “泰国金融危机暴发时,我正巧在泰国,在亚洲金融风暴的旋涡中心,我目睹了当时的惨状。决不能让这些惨痛的过程再发生在中国。”面对中国的空前牛市,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与记者谈得最多的却是1997年那场率先在泰国暴发的亚洲金融危机。
在她看来,汹涌而至的国际热钱在拉高中国股市的同时,也在累积着巨大的金融风险。而如何应对国际热钱已经成为中国经济一个全局性的问题。
地下外资入市规模高达800亿美元?
“说穿了,管理层与境外资本的对决还远没有开始,管理层对境外资本进入中国目前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上海证券交易所一位副总向记者分析, 2007年是中国股市真正的大扩容年,如果没有境外资金大胆地拉升股市,就没有办法吸引国内那么多资金进入股市,保证大扩容在2007年的延续。而国内机构也希望境外资金能继续拉升股市,直到股指期货推出后再做策略调整。
记者看到的一份某券商监控股市资金的报告显示,在2006年年中除去各个层面上可能流入股市的资金,至少有净流入股市的3000亿元人民币完全无法获悉来源。报告称,这部分资金中大部分可能是来自欧美及日本。
公开数据显示,已获批的QFII(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总投资额仅90.45亿美元(合人民币700亿元),而目前A股市场的流通市值是2.4万亿元人民币。仅凭QFII这点儿外资根本没能力这样拉动大盘上扬。但一位 QFII项目的负责人告诉记者,“QFII的背后有很大数额的境外资金在跟进,我个人根据市场表现判断,地下外资的规模可能在800亿美元左右。”他认为,A股市场目前正面临与泰国股市类似的局面,热钱已经大量涌入。
“肯定有大量热钱进入股市,有多少我们无法确切统计,但原则上说我们现有的管理体系是无法堵住它的,境外资本有很多途径可以进来。”左小蕾的另一个身份是银河证券QFII研究小组负责人,对境外资本在中国的活动有长期的关注。她也认为,除了经过国家审批认可的QFII资金外,还应当有大量的境外资金涌入国内并进入到了股市。不过她强调说,热钱涌入将不是一个短期行为,今后数年内,中国经济都要面对这一问题的考验。
经济学家谢国忠则强调,2006年,全球大多数资产市场表现都不好——美国房地产已经进入熊市;大宗商品市场也处于熊市中;债券市场也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趋势;主要货币的汇率都只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大多数股市的表现也不好,例如日本、韩国、泰国的股市,2006年都没有很抢眼的表现。只有中国、印度和美国的股市表现不错,所以众多国际资金都在追捧这些市场。
外资要跑一定会跑得很快
“这些境外资本还是在赌人民币升值。” 左小蕾分析说,只要这个因素不解决,境外资本还将源源不断地进来。
在越来越明确的人民币升值预期下,境外资本开始大量涌入中国,希望能分食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利润。目前,中国阻止热钱进来所采取的方式是在汇率上增加更大的灵活性,使人民币缓慢升值。
左小蕾认为,这样做不但阻止不了国际热钱,反而会让国际热钱更加放心大胆地涌入中国。“假如外资的预期是人民币最终会升值百分之三四十,你每年升值5%,对外资来说,这样等于是固定了它的投资风险,确保它在六七年之内都没有收益风险。因为你每年都要增长5%,它至少可以有这5%的收益保底。有这等好事为什么不进来呢?”
境外资本入境后,中国并没有那么多的好项目可以投资,房地产业又正在经历宏观调控。刚刚经历过股改,正在向上发展的中国股市自然就成了国际热钱眼中的香饽饽。他们希望能借助自己的资金和经验优势,在赌人民币升值的同时,再在中国股市上狠捞一把。
“因果链就这么简单,中国现在的经济结构调整问题不解决,下一步,外汇储备还会增多,股市上的热钱还会增多。”
左小蕾提醒说,现在我们看到的只是股市繁荣,但这个风险是在累积的。或许一年没问题,或许两年没问题,但风险却在越积越大。
“泰国的金融危机也不是一天形成的。1997年5月8日那一天泰国关掉了58家银行,风险就是那一天形成的?不是的。它在此前几年的时间里都在把外资放进来,经济在外资推动下显得空前繁荣,但到了一定时候,当外资获利撤离时,危机就会暴发。”
“至于这次境外资本想在中国股市上做长做短我们不知道,但它要跑一定会跑得很快。历史可以借鉴,全世界都有很多经验可以借鉴,除泰国引发的那场经济危机,日本、中国台湾都经历过股市和经济的大起大伏,主要都是国际热钱在推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