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热乎乎的排行榜———2005年中国内地城市竞争力蓝皮书———新鲜出炉。
这个由社科院发布的城市竞争力报告,今年已是第三本。每次报告一出,都有好一场口水仗。有撰文质疑其科学严谨程度的,也有在论坛里嚷嚷为自己家乡排名鸣不平的。这一次亦然,不到3天,新浪网友跟帖就已达到2100多条。一位网友感慨:“就这么个排名,能弄得不同区域的国人们互相谩骂,真觉得有说不出的滋味。”
近几年,各式各样的城市排行榜你方唱罢我登场。有的一本正经,声称希望为投资者或政府部门提供参考,如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十大最具经济活力城市评选、中国宜居城市榜、“最佳”“最差”环境城市排行榜等;也有的言笑晏晏,纯属博人一粲,像中国最忙碌城市排行、最懒城市排行、最小资城市排行、魅力男人城市排行……
然而对于生活在城市中的普通个人来说,有谁会去研究数百个复杂的衡量指数之后,再决定自己的去留呢?
33岁的上海人杨阳,在北京工作已有7年,说起北京的干燥、糟糕的交通和服务态度,以及不认路不准备零钱的出租车司机,总是愤愤不已。更让他生气的是,上海户口的他,却不能用自己的名字在北京贷款买车,而买房要交更多的税。他的朋友劝他:“你知足吧,小心回头每天上下班进出国贸时查你的暂住证。”
尽管如此,杨阳并不打算回到2005报告中排名第一的上海,而仍然选择留在排名从第二滑至第四的北京。最主要的原因,他觉得北京比上海具有“更丰富的可能性”。
这种感觉香港作家陈冠中也有:“对我来说,够杂是住在北京的一个理由,随时冒出意想不到的人物,品种匪夷所思而独特性高。”他认为北京比其他内地城市更多元,因为“当全国都在比钱的时候,北京还有人整天在比谁牛”。
这种“够杂”的感觉,在城市竞争力的评判系统里,也许可以归于环境、文化、制度、政府管理、开放这一类“软实力”中。它与GDP无关,也与个人收入无关。在种种数据、指标、数学模型之外,这些柔软的、细微的、不可言说的东西,往往才是使人眷恋不去的原因。
那么,究竟是谁关心和需要排行榜?政府官员、学者、媒体,还是读者?而各种风起云涌、漫天飞舞的榜单,有多少能真正帮助人们甄别信息?又有多少变成了哗众取宠的“眼球经济”?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蓝皮书主编倪鹏飞曾表白:城市正成为国家经济增长的重心和基点,城市发展,直接影响国家财富的积累和未来的经济发展。“中国能否在未来世界取胜,从某种意义上讲,就看中国是否建立了一大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城市。”
而经济观察学者仲大军对此不能认同。他指出:“城市竞争力”的提法,在中国现阶段有一定的危险性,因为它主要来自官员的政绩需求。他认为,在目前的中国,城市竞争力基本来自低工资、低税收及其他优惠政策,而不是科研能力、生产力水平、政府工作效率、文化魅力和公共服务。改革开放后,中国为打造国际形象,更是不遗余力地向主要城市倾斜资源,这都是以非经济手段造就的繁荣和发达。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面临两种发展模式的选择:是通过淘汰弱者培育起更强的强者,还是公平配置资源,扶助弱势地区,补偿农村与农民?
不同排行榜背后,隐含着不同的评判标准和价值取向。比如一位网友不记得“最小资城市”排行的结果,却对“小资”标准的设定印象深刻———要有漂亮的购物中心,也要有拥挤、简陋的露天市场;要有一流剧院、音乐厅,也要有街头的流浪艺术家;要有响当当的大学,也要有许多隐藏于寻常巷陌的职业培训……
这样的标准,要求城市必须是开放的、宽容的、自由的,像一片原生态的丛林,从大树到小草,都能找到自己生存的空间,生机勃勃。显然,一个关注“赚钱能力”的城市排行榜,指标的选择和权重完全不一样。
其实,不论排行榜关注“宜居”还是强调“经济活力”,也不论居住的城市名次高低,总有些“指标”是人人都会看重的:安全、方便;从工作机会到超市商品都有充分选择;清洁的空气;因劳动和品格而不是因户籍所在更受尊重,以及迁徙的自由和自由的思想……
所有这些,尤为弥足珍贵的应当是自由。对此,无论是留学归国、现居北京的上海人杨阳,还是在他楼下收废品维持生计的河南人老陈,都感同身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