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NK(丁克)是英文Double income and no kids的缩写,意为“双份收入,没有孩子”。丁克家庭20世纪80年代,流行于欧美发达国家,在近年的中国城市中渐渐增多。
随着社会的日趋开放和宽容,越来越多的白领夫妇抛开“传宗接代”、“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以自主的姿态加入到丁克的队伍中,更倾向于过有质量的、自由自在的“两人世界”,丁克一族边缘和另类的意味正在日渐消解,做不做丁克,已经从过去惊动父母、家族、朋友、单位的“社会事件”,变成为小两口关起门来自己商量的选择。
当不当丁克女性更有话事权
在电视台工作的小窦其实挺喜欢孩子的,但是他依然尊重妻子不生孩子的决定,在他看来,对于他们的婚姻生活来说,有没有孩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只要两人一起健康、快乐就好”。婚龄13年,今年39岁的培训师Cathy,身旁聚集着一大帮同样是丁克的朋友,据她说,在这些丁克家庭里,一般都是女方比较坚决,而男方常常是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有时丈夫也会流露出想要孩子的意愿,Cathy就会说,“没问题,那生下来你来养”,一听这话,“男人就会打退堂鼓了”。
近年来,丁克家庭在城市青年尤其是白领夫妇中的比例有逐渐增长之势,特别是知识层次较高或工作流动较快的年轻夫妇,选择不要生育的生活方式比例更大。最近一项调查显示: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大城市里,15岁至59岁的知识女性中,有近两成的人认同结婚不生小孩的主张,而在中青年女性中,主张结婚不生小孩的则高达24.7%之多。统计显示,早在2002年,从相对开放的广州到相对传统的中国内地,中国大中型城市已经出现60万个“丁克家庭”。
选择“丁克”的人越来越多,而主动选择“丁克”的绝大部分是年轻女性,换句话说,丁克大多是女性的意愿,男人则更多表现为宽容或认同女性的要求。有关专家认为,男性和女性的社会地位与家庭地位的重新调整,导致了职业女性对婚姻及家庭生活方式的态度出现变化:一方面,女性进入社会,她们变得越来越独立并富有主见,而自身地位的提高又增加了她们在是否生育下一代这一问题上的决定权;另一方面,更多现代女性开始注重个人发展和婚姻质量。她们中的一些人将生儿育女从家庭生活中剥离出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夫妻生活和自身事业的发展上。正如中国妇女学学科的奠基人李小江女士认为,这一行为使女性摆脱了被固化的天生的生育工具的传统特色,生儿育女不再是女人必经的人生之路。而在女性做出丁克选择的同时,很多男性在忙碌的工作和生活、事业压力面前,也抛开了传宗接代的传统“职责”,选择默认的态度。
丁克理由:
不能放弃的自我之重
丁克族不要孩子的主要理由是不愿意一辈子为子女操劳,尽情享受二人世界。他们都坦言自己的这种生活方式是一种自私的选择,但他们坦然接受自己的“自私”。
媒体编辑王慧明结婚初期只想三年后再要小孩,但同先生已经习惯享受两个人的生活了,现在八年过去了,两人恩爱有加,“秘诀无它,两人相处就要包容和信任,再加点幽默,再加点情趣就是维系的关键”,“选择做丁克,关键是夫妻感情要深,那样才能弥补不要小朋友的不足”。因为没有孩子的压力,夫妻二人又各有各的爱好,周末或假日还可以一起出游,无拘无束,对于他们来说,自己就是快乐的理由,二人世界就是一个自足的世界,不需要靠另一个小生命来维系。
不少白领已经感受到了生活的艰辛,对于现在的幸福生活格外珍惜,有孩子对他们来说无异于对现有生活品质的破坏和颠覆。有了孩子,必然要牺牲一些自己的兴趣爱好,比如看电影、听音乐会、旅行、锻炼、聚会等等,对丁克而言,丢弃这些,意味着一种生活方式的彻底改变甚至是“连自己也丢了”,而他们不想如此。做行政工作的Jane说她和老公两个人性格都很随和开朗,“如果因为要小孩而降低了生活质量,使自己的生活成了另外一个样子,我们还不如继续这样丁克着”。
李森说起自己的一位朋友,本来是电视台的当家花旦,生了小孩后得了严重的产后抑郁症,整个人发胖、失眠、焦虑,工作、生活全乱了,如今小孩十几岁了,但她的事业却一直没有起色。如今再看自己过去做主持的录像带,她的眼睛会时不时地泛着泪光。看着身边朋友有孩子后的代价,原本有些摇摆不定的李森更倾向于做丁克了。
不能承受的孩子之重
社会学家徐安琪的《孩子的经济成本:转型期的结构变化和优化》的调研报告近来引起了普遍关注。虽然学者关于30岁前的未婚不在读的子女的抚养总成本平均达到49万元的估算尚有争议,但是经济因素是很多白领选择丁克声称的理由。一位白领仔细计算着养孩子的开销:保姆费、奶粉费、纸尿布、衣物……如今在城市里养个婴儿一月起码2000元。婴儿可不是玩不大的布娃娃,大了要上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此外,他有爱好,钢琴、英语、书画……各种特长班大门敞开,每一道门槛,都有无数双伸长着要钱的手等着你。妈妈级的公司职员Hellen说:“看到老公为挣钱而忙碌,妈妈为照顾我们而操劳,而我的身材也日渐走形,说实话,我觉得要一个孩子的代价实在太大了。”广告公司设计师颜琳说自己不是不喜欢小孩,而是怕麻烦,“我和老公都是贪玩又懒惰的人,怕我们的孩子将来受苦,想想算了,再说还真怕养不起”。
其实经济压力还不是拒绝孩子最主要的理由,白领阶层并不是社会经济的底层。有人说丁克往往都是完美主义者,他们对孩子有着诸多的担心,他们担心将来的社会比现在的竞争还要激烈,担心自己的孩子会受委屈,压力太大;担心将来的污染加重,担心不能给孩子干净的粮食、水和水果;担心自己脾气不好,会太严格对待孩子,不能给孩子一个快乐童年;也会担心过于纵容孩子,任他自由发展,但是有一天他失去了和别人一起竞争的能力,又会恨父母的放纵……于是他们的普遍心态是:与其不能对孩子未来的快乐生活充满信心,不如不让他来到这个世界。
IT公司文员杨灵结婚5年来一直坚持着不要孩子,她还打算继续坚持下去,作为环保志愿者的她认为一个人来到地球上既为地球创造了财富,又为地球增加了负担。而地球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我们不要孩子,就能为地球减少一点负担”。展览公司项目经理王真结婚12年了,一直没要小孩,在她看来,生养孩子这事责任很大,要确保孩子身心健康,必须付出很多心血。她很不赞同很多人让父母带小孩的做法,“我家里姐姐和妹妹的孩子都给老人带,孩子被宠得无法无天,这样的溺爱下长大的孩子,不知道他们到社会上该怎样去适应?”此外,王真感到如今很多家长把孩子视为私有财产,不但在孩子身上寄托了所有希望,而且有时心情不好时,还容易把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孩子们很累,失去了童年应有的快乐”。
----------来源: 广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