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以东沿龙泉山连绵的群山和丘陵,至今生活着大约五十万客家人。这些在二百多年以前就移居成都的人,被称作为“土广东”。
“土广东”,是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年间, “ 湖广填四川 ” 这一历史事件的产物。
但是随着移民们各方面的交流逐渐增加,简单以省籍方式划分的权益或情感纽带开始松散。这时候,文化显示出了它应有的意义。从湖南、湖北(当时合称湖广省)迁徙而来的移民因为人数众多,文化和语言上也有巨大的辐射力,所以自然而然地影响和包容了大部分省份的移民;而广东来的客家人也因人数和文化的优势容纳了其余省份的客家人。这就像一条宽阔的河流吸纳了众多小溪的流水,在劫后重生、万象复苏的成都平原上,以“土广东人”和“湖广人”为代表的两个文化群体正式形成了。
以客家人为主体的村落中,广东籍客家人最多,江西籍客家人次之,福建籍客家人最少。可是,这种简单的省籍界线早就不存在了,只有那些熟谙族谱的老人偶尔翻出珍藏在籍底的族谱时,才恍惚记起自己的故乡和老家所在。村民们坚定的认为,自己的祖先一定是从那个临海的、生长着荔枝、菠萝、经济又很发达的省份来的,他们是一个群体,他们的祖先情同手足,亲如兄弟,血脉相连。
成都客家人仍是使用的梅县客家方言,保留了广东时的风俗习惯,这里的人们说自已广东人。而客家人称四川话为湖广话 。 客家话和 湖广话有一个明显的地域分界。 随着时代的变迁,环境的改变,移民们各方面的交流逐渐增加,“土广东话”区域逐步缩小。大约清代至民国初期,从成都市的春熙路、东大街往东,经东门大桥和椒子街,直抵龙泉山中,几乎都属客家方言区,就是人们所说的客家方言区方圆不到百里。尽管在成都市区内通行 客家话和 湖广话,但作为一个独立的客家方言区是不容置疑的。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土广东话”区进一步缩小。 那时, 以五桥桥边的河为界,河西为“湖广 话 ”区,河东为“土广东话”区,二者的界限十分明显。就是现在也有个别的六、七十岁的 以上 老年人听得懂四川话,只会讲广东话,而不会讲四川话 。
成都的客家人在地理分布上有个特点,这个在历史上显示出群居习惯的民系大多占据着平原周边的山地丘陵地带,对于那些交通和耕作条件都不甚理想的居地,他们似乎青睐有加,乐于扎下自己顽强的根,世世代代繁衍生息。的确,客家人内部留传着“住山不住坝”的千年古训。他们的祖先似乎早就厌倦了动乱的时局和金戈铁马的战争,他们乐于居住在有山岭、屏蔽的荒凉之地,在日月的缓慢轮回中,在土楼、围屋的遮蔽下,坚守着自己的传统和文化,怀念中原那阔大的府第式建筑和书卷中弥漫的文明光泽。在对整个四川地区 200多万客家人的分布情况进行调查时,我们发现,他们的分布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区域,一是成都平原周边的浅丘或丘陵地带,二是川中的简阳、资阳、资中、内江等丘陵地区,三是川北仪陇、广安及川南的广袤山区。也就是说,客家人似乎有意无意延续了祖先对于居住地选择的古训。
其实,成都客家人“住山不住坝”的表象并非是由于格守祖宗之法,就像他们习惯于海上航行和城市生活一样,造成这样的地理分布只不过是他们来到成都的时间太晚了,川西平原丰肥的沃土已被临近省份的移民先期占有。从族谱和史料看,客家人大批入蜀是在康熙中、后期至乾隆年间,移民的道路和蜀中的良田已经布满前人的脚印,他们只能退而求其次寻找条件差一些的居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