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与爱情的天平,她偏向了爱情
少茵出生于黑龙江,有三个哥哥的她是家里惟一的女孩。清秀可人的少茵从小各方面都很优秀,是父母和哥哥们眼中的乖乖女,深得家人喜爱。
八年前,少茵从北京一所名牌大学毕业,因学习成绩优秀且又是学生会干部,所以深圳某单位到学校去招人时,很快就在一叠的毕业生资料中选中了少茵。当时还有北京和黑龙江等城市里一些不错的单位向少茵发出邀请,少茵之所以选择深圳,并不是深圳这家单位的邀请和优厚待遇,而是因为她那相恋四年的男友文诺。
文诺与少茵同班,因为都在学生会担任职务,所以他们之间有了更多的接触,两人的恋情自然而然就开始了。四年的大学生活,他们的恋情也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加深。在校园恋情因毕业而分手的情况下,文诺与少茵约定,他们要一直牵着手走下去。
文诺的父母已帮他在广州联系好接收单位,少茵本来也打算去广州的,但因种种原因没有成功。为了和文诺离得近一点,少茵最终选择了深圳。
然而,少茵的选择却深深地伤害了家人,特别是从小疼爱她的母亲。少茵的大哥在北京工作,二哥和三哥在黑龙江父母身边,父母希望她能留在北京或回黑龙江,这样离家人近一点,有个照应。他们不忍心少茵独自到深圳,也不相信向来听话的少茵,这次会为了男朋友选择远离家乡和亲人。
为了实现与文诺的约定,少茵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深圳。就在她来深圳报到上班才一个星期,黑龙江老家传来了母亲因过度激动中风的消息。从此,卧床不起的母亲成了少茵心中永远的愧疚。
为了成全文诺的亲情,少茵选择了分手
刚参加工作的最初两年,是少茵最开心愉快的时候。工作上的得心应手,与文诺分隔两地但与日俱增的感情,让少茵暂时忘记了对家人的思念和对母亲的愧疚。每个周末不是少茵到广州,就是文诺到深圳。
文诺一到周末就不见人影,这让他母亲很不高兴。她无法理解儿子为什么放着身边那么多优秀的女孩不要,偏要找个不会煲汤又在深圳工作的外省女孩。等少茵调入广州安定后两人才结婚,是文诺与父母达成的协议。但两年来为了调动的事少茵做了多次努力,文诺也在积极帮她联系,可事情总是不顺利。在一次原以为很有把握的机会落空之后,少茵和文诺都显得异常沮丧,他们的关系也从那时候开始出现裂痕。
知道少茵调入广州无望,文诺的母亲更加强烈地反对他们在一起。想想自己卧床不起的母亲,少茵知道即使和文诺结婚,但得不到他母亲的祝福,自己肯定很难受,而文诺也不会快乐。更重要的是文诺面对母亲压力所表现出的那种无奈也让少茵心寒。想想自己为了与文诺的约定所付出的代价,再看看文诺的表现,少茵伤心不已。
虽然少茵那么理智地结束了自己的初恋,但分手后的痛苦还是超乎她的想象。毕竟,那是她6年的初恋。
失落的少茵,找到了新的依靠
与文诺分手后,少茵的情绪跌入了低谷,以往的周末和节假日都是与文诺一起过的,如今少茵才发现来深圳两年,自己除了工作上的同事,竟没有一个朋友。
和文诺分手那年的春节,丢了身份证的少茵买不到机票回黑龙江。为了度过人生中第一个孤独的春节,她只能要求春节留在单位值班。
在少茵最失落的时候,阿勇走进了她的生活。阿勇是少茵单位下属公司的一名司机,因春节单位的司机放假,临时把阿勇抽调来帮忙。白天阿勇和少茵一起带着慰问品到几个下属公司给值班的员工拜年;晚上,了解到少茵在深圳没有亲人,阿勇有节目都会约少茵一起出去。通过春节这段时间的接触,这个书读得不多,但做事很有主张的潮州男人,成了少茵与文诺分手后惟一的依靠。
与文诺分手一年后,少茵答应了阿勇的求婚。在单位,少茵的文凭、收入及地位都比阿勇高;在家里,阿勇有时候也很大男人主义。但少茵知道,是阿勇陪她走过最孤独、失落的日子,让她在深圳有了家、有了新的生活。即使婚后偶尔有磨擦,但两人感情还算不错,而且,他们很快有了一个可爱的儿子。
没见到母亲最后一面,成了少茵心里永远的痛
又是一年年末,少茵接到父亲的电话,说母亲近来病情反反复复。快到春节了,希望少茵能跟阿勇带儿子回黑龙江过年,让母亲看看没见过面的外孙。
少茵把父亲的话告诉阿勇,得到的答复却是否定的。阿勇觉得孩子太小,冬天去黑龙江肯定不适应当地的气候,且春运机票又贵又难买。更重要的是,阿勇觉得少茵是嫁给他的,春节应该跟他回潮州老家陪父母过年。如果自己带着儿子跟少茵到娘家过年会让朋友笑话,也会令父母在亲戚面前抬不起头。
都什么年代了,阿勇还抱着这些旧观念?这让少茵很是生气,两人因这事吵了起来。最后阿勇甩下一句话:要去你自己去,反正我和儿子春节是不会去黑龙江的。
想想如果自己独自回去,让阿勇带着两岁的儿子回潮州,少茵于心不忍,阿勇回去也确实无法向父母交代。最后,少茵无奈地只好放弃回黑龙江的念头,尊重了阿勇等过完春节天气暖和了,一家三口再去黑龙江的决定。
年二十八,在得知少茵无法回去的当天晚上,母亲睁着眼睛咽下了最后一口气。家人都知道,母亲近来身体情况一直不乐观,或许这段时间的坚持,就是为了等少茵,等着她心爱的女儿带着女婿和外孙回去。得知少茵不回去后,备受思念折磨的母亲带着遗憾与世长辞。
考虑到临近春节,就算通知少茵,已决定不回去的她,也很难赶在年三十母亲下葬前回到家里。最后,家人决定对少茵封锁母亲去世的消息。就连年初一少茵打电话回去拜年,父亲都是强忍泪水告诉她:母亲太累了,刚睡着了不能听电话。
年初四,还在潮州的少茵接到母亲去世并已下葬的消息,顿时失声痛哭。父亲解释,没通知她,是怕她因路途遥远无法奔丧而独自伤悲。
如今,每当年关将至,少茵的情绪就会忧郁起来,她不知道这种情绪会持续多少年。少茵认为,母亲的生病、去世自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为了初恋男友她选择远离亲情,令母亲生命的最后五年卧床不起;为了顾及丈夫的感受,她连母亲的最后一面也没见到。
回首来深圳这八年,少茵感慨万千。亲情与爱情是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两种关系,少茵却无法同时拥有。亲情与爱情究竟孰轻孰重,她至今无法清晰地回答。只能说割舍哪一种对她来说都是痛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