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屋交友网logo 使用QQ登录  使用新浪微博登录 会员名密码记住我  免费注册成立于2001年健康温馨的爱屋交友网
网站导航 使用帮助 联系我们 大事记 推荐好友 VIP 在线会员 最新注册 免费游泳培训
爱屋首页
个人中心
好友动态
赞排行
会员查询
同城交友
征婚启事
图说爱屋
俱乐部
活动
同城约会
在线聊天
每日签到
幽默笑话
交友论坛
 免费学游泳两次就学会  免费查看会员电话   上传照片可免费获赠VIP会员   我的相关信息  爱屋网址由loveoo.com更新为aiwu99.com,寓意:爱屋交友长长久久
爱屋交友网爱屋社区心情日记
回复:台灣人的心情日記:轉貼

作者:吐藍   查看吐藍全部帖子人气值:2389   回复数:0   字数:2783发表时间:2013/6/19 12:59:51

東京這個城市不管住哪裡,
幾乎再偏遠的車站出來,都是一個具體而微的小世界:
有大超市、藥局、書店、洗衣店、花店、速食店。
生活所有需求都可以在此地解決。

反觀台北,要開店似乎不用太懂經濟學,也完全不需了解當地居民生活需求,
算好筆劃和風水比較重要,亂開都有人上門,店倒了就怪運氣不好或算命老師。

拿我住的看似熱鬧的捷運永安市場站來説:
這一站每日的進出人口約是四萬人,算是排名前二十名的大站。
方圓一公里之內卻連一間書店或花店都沒有,
藥妝店卻不知為何在一百公尺內連續開了三家?
他們難道沒讀過經濟地理,不知道消費人口會被均分?

難怪在台灣,
「芒果冰店」的隔壁永遠是「芒果冰店」,
「摩斯」和「麥當勞」也常是好鄰居,
「50嵐」附近一定有「Coco都可」想分一杯羹。

前陣子從台鐵浮洲站(隸屬新北市板橋區)走出來,
當地明明是密集住宅區,站前卻只有一家孤單的便利商店,
這荒涼的景象使我徹底愣住了。





如果日本這個國家有教了我什麼的話,
那就是「有問題就要想辦法解決」這個道理。
每天看他們的電視廣告,發現生活上會遇到的各種疑難雜症,都在廣告上變成商品了:

衣服曬不乾就發明室內晾衣專用洗衣粉,
暖爐桌下面變臭了就發明噴霧芳香殺菌劑,
天氣冷就發明HEAT TECH,
冬天不想坐冷冰冰馬桶蓋就讓它自動加溫...

簡而言之,
這是一個大家絞盡腦汁努力尋找答案,讓生活變得更舒適的國家,
台灣則是一個有許多問題產生,卻始終沒有人想要解決的國家:

我們的高鐵售票機永遠只能找你十幾個50元硬幣、
下雨天在男廁的小便斗前,雨傘總是掛了又滑下來、
幾十年來的壁癌問題沒有讓我們變成防壁癌大國、
中文輸入法永遠無法記憶我們的常用字彙、
柏油路到底要怎麼鋪才會平坦個至少三年...

跟左右鄰居一比起來,只要有任何不如人的地方,
就會出現「我們有人情味」「我們有美食」的話來安慰自己。
這樣的國家永遠不會強大的。





日本的美術和設計為什麼總是這麼迷人?
答案很簡單:因為人家都是從「基本功」下手。
用最簡單最沒有變化的本質開始出發,不炫耀技巧也不譁眾取寵。

日本文化中所謂的「空寂」「少即是多」
或者講白一點:所謂的「無印良品」美學,
真是日本文化裡最營養最奧妙的部份,也是給所有地球人的禮物。

台灣人不管在哪個領域,常常「基本功」沒做好就想要賣弄技巧:

拍電影(說一個流暢的故事是基本功),
蓋房子(防水防漏,冬暖夏涼是基本功),
治理天龍國(鋪好柏油路是基本功),

基本功還沒做好就想要包山包海,所以樣樣都遜!
「基本功」三個字值得所有台灣人作為警惕。



對照日本,我對台灣大眾文化最失望,也最期待出現的是:

我們始終沒有「大人的」(オトナの)文化。

沒有「大人的」專屬用品,缺少「大人的」的美學,乃至於「給大人吃的」零食都沒有。

所有台灣的街頭文化、流行歌曲和電視廣告、偶像連續劇,
甚至7-11所有集點促銷公仔或高鐵周邊商品,
似乎都是針對25歲以下的「年輕人」而存在,
「大人們」在大眾文化裡彷彿都隱形而失聲了。

大人需要比較沉穩、雋永、經得起時間考驗的東西,
不要再餵我們吃西門町小朋友吃的食物了。




比這件事還要可悲的是:

我們甚至沒有「男人的」(オトコの)文化。

我們的消費文化是全被歸類為單一性別的女性世界。
而別人早就有好幾百種男人吃的甜點和零食,
無數種給男人看的雜誌,還有無數家男人專屬的百貨公司!

所以,想要賺錢的台灣企業,
只要想辦法賺到「大人」和「男人」的錢就夠了。
可惜台灣人都跟派大星一樣:
懶惰、遲鈍、不用功、缺乏自覺、永遠只會模仿和抄襲。

所以人家先有Heat Tech,我們才想到要作發熱衣,
人家做出什麼暢銷了, 我們也來分一杯羹。
抄來抄去永遠抄不到人家商品中隱藏的哲學內涵。



日本這個國家會有如此多體貼的新產品和不可思議的新發明,
全要歸功於他們追根究底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還有近乎宅男般的偏執狂。

因為我這幾天在日本看綜藝節目,出現了這三個單元:

① 如何用起重機製作世界上最大的大阪燒?
② 如何讓遊樂園的投幣式熊貓玩偶跑得和腳踏車ㄧ樣快?
③ 計算人一輩子會花多少錢買便利商店的雨傘?

以上完全不是台灣人會想要關心的問題,
我納悶的是台灣人到底關心什麼?



這次我才真正地發現:
日本人的薪水明明是台灣人的3倍,卻到處都充滿和收入不成比例的便宜東西:

一個人唱KTV三小時只要700日幣,鞋子一雙900日幣,
百円商店的東西比我們的勝立百貨都要便宜,藥妝店更不用說了。
不禁讓我覺得台灣真是超沒競爭力,每個人都被當成冤大頭的鬼島。

跟這些年薪三四五百萬日幣以上的日本上班族比起來,
身為低收入戶的台灣人,
為什麼可以吃一頓貴而不實的160元摩斯漢堡套餐卻連眉頭都不皺一下?

這是我覺得很詭異的事情。





從日本人身上,我還學到另外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
「裝備齊全」和「如何看起來很專業」的美學。

簡單的說,就是「在對的時間/正確的場合/穿對的衣服/用對的裝備」,
不管自己到底是真的或只是裝的。

在台灣,常常看到有人穿睡褲打網球、穿西裝褲爬山,
極端地來說,氣溫25度時也常看到有人穿羽絨外套上街。
(你說,根本和對岸穿睡衣出門的426是同根生嘛!)。

台灣人到底什麼時候才能看起來「專業」一點。
不過,也許這都要怪台灣根本沒有賣「好裝備」,所以大家沒得選擇。



離開日本之前,我買了一年份的眼藥水庫存。
心裡更焦急的是,這段不會再去日本的日子,
我最愛的筆記本用完了怎麼辦?
只有日本才買得到的書怎麼辦?
那些東洋糖果無法補貨怎麼辦?
只有那個牌子才有效的頭痛藥吃完了怎麼辦?

一瞬間焦急的情緒竟然轉為憤怒:「為什麼台灣商人都不懂得消費者的需求?」
我也想愛用國貨,我也不想變成崇洋媚外的傢伙,
但想要的東西國內根本不存在,商人也沒嗅到我們的需求。

例如隱形眼鏡專用眼藥水,台灣人需求量這麼大,自己研發生產有這麼困難嗎?
例如糖果,做個味道濃厚連大人都喜愛的有這麼困難嗎?
例如蚊蟲咬傷藥,學日本人把它做成不沾手的膠水不是很好嗎?

連手機面板都能幫全世界代工了,
最簡單的東西(例如好吃的優格或找零時可以吐出鈔票的售票機)卻永遠做不出來。


发贴   回复  [ 看贴是一种修养,回贴是一种美德;看贴回贴是好习惯,更是美德 ]

请登陆再查看回帖内容 -> 会员登陆

上一贴:江湖不相忘下一贴:台灣人的心情日記:轉貼同城帖子

交友帮助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申请友情链接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