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師李青榮強調,日常生活的習慣也相當重要,經常胃痛的人,盡量不要讓自己空腹太久,以少量多餐為原則,吃東西時要細嚼慢嚥外,以比較軟、好消化的食物為主,且盡量不要吸煙、喝酒,才不會經常胃痛復發。
台北榮總腸胃科黃以信醫師指出,細分胃痛的原因有很多種,可能是消化不良、消化性潰瘍、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急性腸胃炎等,以最常見的胃潰瘍與急性腸胃炎來說,兩者在飲食上就有相當大的差別。
黃以信進一步說明,因為吃下煮過的米飯,容易刺激胃酸分泌,所以如果患了急性腸胃炎的話,吃一些清淡的粥或容易消化的食物,會感覺比較好;但如果是胃潰瘍的話,由於本來胃酸就過多了,再吃稀飯恐怕有部份人會造成反效果。
黃以信還表示,有另外一種說法,即吃下煮過的米飯後,排空速度會比肉類、蛋類來得快,所以倘若是患了急性腸胃炎,那麼就可以吃清淡的粥;而如果是潰瘍的話,則可以吃些肉、蛋類,來綜合胃酸。
黃以信醫師表示,國內外都有研究過,以人體內的「胃蛋白質原」來判斷,如果病患本身的「胃蛋白質原」偏高,吃稀飯後,大約1~2小時,就又會痛起來,「胃蛋白質原」正常或低下,則在胃痛(急性 腸胃炎)時,吃稀飯比較不會有影響。
三軍總醫院家醫科祝年豐醫師也指出,胃痛的起因有很多,最好是別再亂吃東西,以免病情加劇,但如果肚子餓到不行了,如果是腸胃炎,則建議吃點清淡的稀飯應該是沒什麼問題;假如是潰瘍、胃酸多的話,吃稀飯則反而會刺激胃酸分泌得更多,此時就應該吃些可以綜合胃酸、比較不會那麼快消化的食物。
祝年豐強調,腹(胃)痛與胸腔疼痛一樣,都很複雜,從比較輕微的腸胃炎、腸阻塞、潰瘍,到嚴重的出血、其他脹氣的疾病等等都有可能,所以最好還是建議胃痛的話,暫時先不要吃東西,可以嘗試吃胃乳看看,如果還是沒有緩解,就一定要就醫。
李青蓉建議,除了喝杯溫熱的牛奶看有無緩解疼痛外,較稀的粥較容易刺激胃酸分泌,胃痛時可以吃稠一點的粥比較沒有問題,肉類的選擇,則以最好消化的魚肉為主,當然酸、辣、冰等,較具刺激性的相當不建議食用,尤其經常性胃痛的人,應在日常生活中就避免。
最後黃以信醫師強調,胃痛可能源自於許多疾病,在未經診斷過的情況下,絕對無人能確切指示什麼可以吃、什麼不能吃,所以網路上的說法絕對不正確,而上述的吃法只是提供病患在肚子餓時的參考,胃痛時最好的解決方式,仍以 不進食、盡速就醫為必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