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朋友讨论有关恐怖片的事,朋友说,如果知道“鬼”什么时候出现就不会害怕了,而恐怖片的乐趣正在于此——你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出现,也不知道他会以什么形式出现。
由此想到,人类似乎总是在拼命向外界抓取一些什么:童年时的玩具、父母的疼爱;青年时期考试分数、老师的表扬、同伴的羡慕;中年时期财富的获取、工作的价值认同;老年以后一家团圆的渴望……这一切的一切似乎不停在昭示:只有你拥有了,你才能幸福。
正如恐怖片的乐趣一样,生命中的未知不正也是惊喜的来源么?诗人辛波斯卡说道:我们何其幸运,无法确知自己生活在什么样的世界。
可人生不是恐怖片,对外在一切的抓取让每个人的生活都渐渐走向某种“掌控感”。
要求“工作稳定”,因为稳定的经济来源可以对未来的生活有所掌控。
要求伴侣之间“毫无保留”,因为当你了解对方一切信息之后,你就拥有“掌控他”的能力。
要求孩子“听话”,因为当孩子“听话”的时候,你似乎能够掌控他,可以看见你为他设计的人生。
……
拥有和掌控,不停的抓取,让生命变得越来越重、越来越沉。在沉重的生命里,我们渐渐不懂如何处理失去,当你失恋,当你失业,当你拼命想抓取的东西突然从眼前消失,除了手足无措、失落和失望,还会如何?
不如,时而卸下肩上的包袱,躲在沙发里,安静的听着喜爱的音乐,任由自己被感动得一塌糊涂,眼泪流出的那一刻——幸福。
或者,尝试着不再翻阅男友的短信和通话记录,看他如同孩子般无邪的笑容,那样简单的温暖着,信任感从内心最深处缓缓浮现——幸福。
又或者,放下对同事的抱怨,接受每个人不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内心突然变得宽广,阳光普照般明亮——幸福。
人生最重要的,其实无非是那一份尊重和接纳。懂得适时放下对生命的掌控感,毕竟人生有太多可能不是我们能够控制的,尊重自己也尊重身边的人,接纳未知,懂得未知里自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人生的安全感和存在感也并非“掌控”就可以获得,而是来源于内心深处,对自我的体验和认知。
放下“掌控”的时候,你就向“幸福”迈进了一大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