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屋交友网logo 使用QQ登录  使用新浪微博登录 会员名密码记住我  免费注册成立于2001年健康温馨的爱屋交友网
网站导航 使用帮助 联系我们 大事记 推荐好友 VIP 在线会员 最新注册 免费游泳培训
爱屋首页
个人中心
好友动态
赞排行
会员查询
同城交友
征婚启事
图说爱屋
俱乐部
活动
同城约会
在线聊天
每日签到
幽默笑话
交友论坛
 免费学游泳两次就学会  免费查看会员电话   上传照片可免费获赠VIP会员   我的相关信息  爱屋网址由loveoo.com更新为aiwu99.com,寓意:爱屋交友长长久久
爱屋交友网爱屋社区鹏城聊天
别误读了 “一对一”精英教育

作者:灵儿   查看灵儿全部帖子人气值:1526   回复数:0   字数:1705发表时间:2010/11/13 10:27:49

在前不久举行的首届“创新中国论坛”上,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认为,培养创造科学和发明技术的人才,需要当年加州理工学院教授冯·卡门对钱学森那样的“一对一”的精英教育。“一对一”当然不是绝对的一个老师教一个学生,而一般是一个老师教两三个学生。比如在加州理工学院和麻省理工学院,平均两三个学生就有一位老师。李政道自己也是这种精英教育的受益者。
  据报道,李政道关于“一对一”精英教育的阐述,让国内一些开展“一对一”教育的家教机构很受鼓舞,有的机构已打算将李先生的话作为招生宣传。其实,李政道所称的“一对一”精英教育,和这些家教机构的“一对一”教育,几乎完全不是一回事。
  李政道所称的“一对一”,说白了就是导师制。这发源于英国牛津大学的本科生培养制度,现在已广泛被世界各国的研究生教育所采纳。导师制的作用在于,通过学生与导师共同的学习、生活,习得良好的学习习惯、学术规范,以及明确自己的人生规划。林语堂先生曾说:“牛津剑桥的学生所以好,是导师坐在那里喷烟,喷得你天才冒火……是得益于导师制度。”
  我国大学现在也普遍采取导师制,但主要针对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本科生并无导师。由于师资力量有限,加上教师的科研任务很重,就是有导师的硕士和博士,也很难有“一对一”接受老师“喷烟”的机会。调查显示,有的导师同时带的硕士和博士超过100人,更不用说本科生下课之后,就见不到老师的身影了。建立真正的导师制,包括在本科生教育中,也探索配备导师,这应该是提高大学教育质量的一条必由之路。
  在首届“创新中国论坛”上,没有一所中国大学对李政道的建议接招——这招接下来很麻烦,等于要重构现在的招生、培养、管理、评价体系。而一些开展基础教育学科培训的教育机构对此很兴奋,称这是最好的个性教育方式,得到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认可。从教育角度看,大规模的作坊式教育,确实无法针对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有利于探究式、交互式教学的教育方式,最好是小班化教育,一个课堂在10人到20人之间;在此基础上,再有导师有针对性的答疑解惑,就有更好的学习效果。“一对一”的教育培训模式,有其存在的价值,但客观上说,以提高学生中考、高考科目成绩为目的的“一对一”教育,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个性教育,而不过是为了把学生培养为一个模式的“人才”,即考场上的高分者。
  目前一些“一对一”教育的“个性”,大致体现为:教育机构的老师,先分析学生现在的学习状况,查找语文、数学、外语等各科的薄弱环节,然后制订“个性”辅导方案,其意图是提高这些科目的考试成绩。对于这样的“个性”教育,家长们当然是欢迎的——花钱送孩子去接受培训,不就是买分数嘛,家长甚至恨不得这些机构承诺一定提高多少分;而教育机构也认为,能够给学生度身定制一套提高学习成绩的方案,并有专门的老师实施,就是切实的“因材施教”。
  这符合当下的教育制度和教育现实。然而,依据学生的个性、兴趣,帮助其规划适合的人生发展道路,同时引导他在这一过程中提高能力,完善素质,去实现人生的梦想,这样的个性教育、精英教育却如凤毛麟角。李政道所谈的“一对一”精英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创新探究能力——如李政道所言,“要创新,需学问,只学答,非学问”。而在教育培训机构的“一对一”教育中,则是“只学答,不学问”——把一个学生回答标准试卷的分数从50分提到80分,就是硬本事,家长定然趋之若鹜,而教育机构也因此获得良好的口碑。要他们开展真正的个性教育,激励学生善于探究、创新,这无疑难为了这些机构,即使他们想这样做,家长也不欢迎,没有家长送孩子来,这些机构就得关门。
  要发展真正的个性教育,必须改革升学考试单一的评价体系,让学生的个性、特长发挥有广阔的空间,让学生们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有充分的选择权,包括选择教育、选择学校、选择教师,当每个个体受到尊重,才有个性教育的可能。没有这样的教育环境,连“导师制”也会异化为“伪导师制”,形式上的“一对一”教育,也就会被误解为“个性教育”。倘若这样的“个性教育”成就为主流,中国孩子的学业负担将更为沉重,个性将被学科成绩扼杀,更别指望创新人才的出现。


发贴   回复  [ 看贴是一种修养,回贴是一种美德;看贴回贴是好习惯,更是美德 ]


上一贴:四种白领女性最不能容忍的“底线”下一贴:让孩子快乐的七大秘方同城帖子

交友帮助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申请友情链接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