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看姜戎的《狼图腾》,对狼这一印象中凶狠的动物重新审视了一遍,彻底改变了以前对狼的认识。
书中讲的是草原狼,图腾是一个民族神灵的画像,草原人爱狼、护狼、也打狼,在母狼下崽的时候也去掏狼崽。但最终对狼还是心存感激,对狼充满的尊敬。因为没有狼就没有草原,从原始的生态平衡的角度来看,草是草原的生命,没有了草,草原就会变成一片沙漠,黄羊、兔子、老鼠、旱獭都是草的消耗者,它们吃草吃得厉害,一群黄羊,很快就会吃掉一大片草场,而狼正是这四种动物的天敌,正因为有狼,草原才生生不息。人类与狼都是草原的统治者,千万年来斗争着,相互依存。人类的牛羊马,也是狼眼中的猎物,人类在与狼的斗争中,从狼身上学到了很多,学会了团结、打围、布阵、突袭、蹲点,在这个生存的大自然中,狼只能令人敬畏,狼性深深地注入在游牧民族的血液中。蒙古十几万骑兵,所向无敌,不仅打败了农耕民族几百万大军,也打遍亚欧,也正是向狼一样的精神。
书读到一半,对狼肃然起敬。想到多年前在一场报告中提到南京大屠杀的时候,3个日本人把2000多中国人关在一个仓库中无人敢动,更感慨农耕民族羊性十足,缺少的狼的血性。当然农耕民族也有血性儿女,那是在西方列强的压迫下逼出来的。如果我们当初就有狼的性格,哪里会受人期负?
在大自然,是有一些平衡的。复杂的性格会出现在同一种动物身上,象狼。千百年来,一直是一头吃人的大灰狼,而事实上狼是怕人的,一般不与人为敌。狼在茫茫的草原之所以成为霸主,是因为团结,一条头狼能唤来几群狼来帮忙,虎豹则独来独往,最终被狼群吞掉。
曾看过狼性教育与羊性教育的争论,辩论时一名小学女教师很激动,她认为把狼作为图腾,会助长一种邪恶的风气。从某个角度来看,也不能算错。而争论往往是为了统一,把观点集中到学习的优点上,单纯的狼性教育和羊性教育都是不可取的。学狼和羊的优点,你可以象羊一样温顺、谦卑、坚忍,也可以象狼一样顽强、团结、果断,我们缺少的是什么?就是学习什么,就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在我的观点,宁可做噬血顽强的狼,绝不做任人宰割的羊。
《狼图腾》是一本旷世奇书,读此书绝对能改变对狼的认识。其实在很早以前,我对狼的认识就有一点转变。据说有一所学校在校内建了一座狼的雕像,引起争议。狼群已成为历史,人类严重破坏了大自然,草原沙化到什么程度我不知道,只知道狼作为人类的敌人,永远是打击的对象,当想起它的不可缺少时,为时太晚了。自然界少了狼,人类也少了一个朋友。
狼,让人捉摸不透。又爱又恨,在阅读时常常合书沉思。“劳动创造了人”,仅有劳动是不够的,人是在与动物们不断的斗争中,智慧不断加深,大脑越来越发达,有了思维,有了语言,有了思想,逐渐走上了统治者的地位。或者应该是“斗争造就了人”?为了生存,必须想方设法,设计机关陷阱,人类才如此聪明。不然是不会有人类的,仅有劳动这一个因素,人类只是一群只会劳作取食的动物,绝不是今天主宰地球的统治者。
忧患意识应该存在于每个人的头脑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太安逸的生活,只会令人的壮志消磨掉,没有斗志的人是碌碌无为的。狼来了,狼真的来的时候,能够与狼共舞,这本来就是人类的本事。
夜深人静,读一读《狼图腾》,一种苍凉感,一种历史的厚重感,面前浮现出这样一幅图画:一头狼在夜色中奔跑,它突然停下来,看了我一眼,目光复杂,充满了猜测和疑惑,然后窜入茫茫的夜幕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