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屋交友网logo 使用QQ登录  使用新浪微博登录 会员名密码记住我  免费注册成立于2001年健康温馨的爱屋交友网
网站导航 使用帮助 联系我们 大事记 推荐好友 VIP 在线会员 最新注册 免费游泳培训
爱屋首页
个人中心
好友动态
赞排行
会员查询
同城交友
征婚启事
图说爱屋
俱乐部
活动
同城约会
在线聊天
每日签到
幽默笑话
交友论坛
 免费学游泳两次就学会  免费查看会员电话   上传照片可免费获赠VIP会员   我的相关信息  爱屋网址由loveoo.com更新为aiwu99.com,寓意:爱屋交友长长久久
爱屋交友网爱屋社区心情日记
ZT 你的立场是什么? 与其猜测别人,不如关照自己

作者:第一现场   查看第一现场全部帖子人气值:3694   回复数:1   字数:4087发表时间:2008/10/28 21:56:36

转贴:

过分揣测别人的想法,就会失去自己的立场。
  ——德川家康



  鉴于所学的心理学专业和目前职业的原因,我现在已不知和多少人谈过心了,其中,我发现一个共同点:绝大多数人谈话的焦点总在别人身上。
  最近我遇到的一个令我深思的故事是,一位女士问我,一个男人想和她上床但又似乎不想负责任,她该怎么办?
  这种焦虑可以理解,她在乎他,担心失去他,所以虽然想拒绝他但又缺乏底气。
  以前,碰到类似的事情我会倾向于帮她理解这种惧怕,但这次,我抛出了一个反问句:你的立场是什么?
  抛出这个问题,是希望她将焦点从别人身上撤回并放在自己身上,先问问自己想要什么,然后据此作出选择,而不是去猜测那个男人的心思,然后由此作决定。
  猜测别人的心思是我们焦虑的一个常见原因,因为任何人都是矛盾的,我们只能猜出对方可能会如何,但并不能真正保证他会如何,所以当根据对某人的猜测分析而决定自己的选择,那会令自己陷入一种自己无法把握的境况中,这时焦虑就会产生。
  这次和她的对话让我回想起在北京大学心理学系读书的时候,那时,好像无论到哪里,当人们一听到我是学心理学的,第一反应都是:“哦,你是学心理学的,那你知道我现在想什么吗?”
  碰到这种常见问题,我自己比较多的一个回答是,不知道,因为自己在这方面有点弱智,挺难懂别人的心思,所以才来学心理学。这自然是一个玩笑话,只是为了回答这个常见的问题想出的一个答案罢了。并且,接下来,我有时还会补充说,不要把心理学看的那么厉害,否则人们都去学心理学了,因为我如果知道你是怎么想的,不就可以很轻松地利用你了吗?
  接下来这句话倒是真心想法,心理学学得越久,我越发觉得理解人是一件艰难的事情。不过,这句话中藏着一个逻辑——懂得别人是为了利用别人,这是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
  但是,和这位女士的对话让我反思,当我们努力地去猜测别人想法而且还有比较高的概率猜对时,我们到底是利用别人呢,还是被别人利用呢?
  这个问题还可以换成一个更直接的问题:当我猜测你的想法时,到底你是中心呢,还是我是中心呢?
  很多察言观色的高手,他们这个本领是小时候练出来的。他们父母的情绪难以捉摸,而且还比较严厉,这导致孩子们会尽最大努力去猜测父母的想法,因为这样才可以令自己更少受伤或更加安全。
  显然,当孩子们这样做时,他们是在围绕着父母转。那么,当他们长大以后,继续在别人身上发挥自己察言观色的卓越本领时,难道不是一样的吗?
  16世纪和17世纪初是日本的战国时代,开始有几十个诸侯国不断争战,但在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的前赴后继的努力下最终统一日本。
  这三人中,织田信长行事天马行空,总以出人意料的手法击败对手,只是性格过于暴躁,导致属下明智光秀反叛而毙命;丰臣秀吉也是织田信长属下,极擅长笼络人心,讨伐了明智光秀后并迅速统一了日本,但侵略朝鲜失败郁郁而终。德川家康则是一方诸侯,与织田信长是邻居,以忍耐著称,先后与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合作,丰臣秀吉死后,他化解了各方分裂的势力而最终创办了德川幕府,给日本带来二百多年的和平。
  下面,我将从解读这段历史中让大家来认识“立场”。



坚定立场 以不变应万变
  我对于这一段历史很感兴趣,读了很多史料,也读了他们三人的传记,觉得丰臣秀吉可以说是察言观色的绝顶高手,而这正是他笼络人心的基础,但最令我钦佩的还是德川家康的一句话:
  过分揣测别人的想法,就会失去自己的立场。
  这句话是德川家康说给他的属下的,当时,他与丰臣秀吉的关系很微妙,他的属下纷纷猜测丰臣秀吉的想法,试图以此找出应对之策,但德川家康警告他们,重要的不是去揣测别人,而是明白自己的立场,一旦明白自己的立场,并确信自己的立场顺应了天下大势,那么就不必太追随对方的立场,而可以以不变应万变了。
  觉察别人的心思,是一个政治领袖和军事领袖所必不可少的素质,这样才可以知己知彼。不过,如果习惯性地觉察别人的心思,而忘记了自己的立场,那么就很容易无形中被对方牵着走了。
  德川家康和丰臣秀吉之间的唯一一次军事冲突及其后的处理方式充分显示了两人风格的不同。当时,丰臣秀吉率数万大军来攻击德川方,企图在气势上压倒对方。相反,德川家康只是率领约万余人马抢先占领了一个关键的山头,然后驻扎在那里,任凭丰臣方怎么引诱或侮辱就是不出战。
  最后,丰臣秀吉按捺不住,答应了一个属下率一支重兵去偷袭德川家康的老巢,但被德川家康识破而遭到德川方的前后夹击,几乎全军覆没。期间,据说德川家康还有比较大的机会,可以击败甚至杀死丰臣秀吉,但德川家康却主动撤退了。德川方的重臣质疑主公的做法时,德川家康回答说,他不想杀死丰臣秀吉,他甚至都不想与丰臣秀吉为敌,但他也要让丰臣秀吉知道,他不是也不想做丰臣秀吉的属下,他想在这个基础上和丰臣秀吉合作。
  经过这一番较量,丰臣秀吉明白了德川家康的心思,而两人最终也达成了和解。和解后,德川家康表现得对丰臣秀吉极为忠诚,也获得了丰臣秀吉的尊重和信任。
  这段戏剧性的历史故事中,丰臣秀吉的立场和心思一直有点飘忽不定,而德川家康的立场和心思一直很坚定很踏实,所以最终导致了一个结果:尽管丰臣秀吉占据明显优势,但他却好像一直是被德川家康牵着鼻子走。
  对此,我个人认为,这是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个人风格所决定的。本来,丰臣秀吉的目标应该是很简单的,他就是要统一日本,任何阻挡他的人都要被他强大的军事力量和高明的谋略击败或压服,相反,德川家康的目标很复杂,他既要击败丰臣秀吉,又不想与他为敌,这种分寸似很难把握。但是,因为德川家康坚守自己的立场,他清晰地知道自己的需要是什么,所以可以做看似复杂矛盾而其实很清晰的事情,倒是丰臣秀吉太喜欢揣测对方心思,而令自己一直被德川家康牵着鼻子走。
  当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做时,检视自己的立场是很重要的。
  不过,立场有高下之分。譬如德川家康,他与织田信长为敌时,毫不留情地杀死了织田的大将,但当与织田信长合作后,又总是倾其所有去帮助织田对抗强敌。同样的,当他与丰臣秀吉对抗时,令丰臣秀吉非常狼狈,而一旦开始后丰臣秀吉合作,他表现得仿佛是全心全意没有一点保留。
  他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呢?一些小说家的描绘是,德川家康并不认为自己是在向织田信长或丰臣秀吉个人表达臣服,他臣服的是天下大势,因为日本分裂已久,战事太频,全日本渴望统一和安宁,这就是天下大势,而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则代表着这个趋势,所以他和他们合作。这样想的话,德川家康内心的冲突会很低,因为臣服于某个人就意味着低这个人一等,而每个人都有很强的比较心试图压过别人,于是会对那个人心怀不满,并企图取而代之,相应的,这也会引起这个人的警惕。
  但假若自己臣服的是一个更大的力量,这种比较心就会轻很多,合作起来就容易多了。
  如果立场太低,就容易导致外在冲突,而这也会引起内在冲突,于是自己立场也会飘摇起来。譬如,很多人在工作中太在乎自己的利益,如果这时还坚守自己的立场,那别人势必会有意见,于是冲突起来,而他也就很难在事实上坚守自己的立场了。



与其猜测别人,不如关照自己
  明朝哲学家王阳明也是著名的军事家,从未有过败绩的他用八个字概括自己的军事思想的精华——“此心不动,随机而动”。意思是,他的心是空的,而对方或大形势一旦有什么动向,他可以瞬间觉察到对方的漏洞,随即作出决定,而这决定总是最好的决定。
  要做到“此心不动”是非常不容易的,这要求自己心无杂念,否则,心一动的话,在别人身上看到的就是自己的心动,而不是对方的真相了。
  这一点,在日本战国时代的另一场著名战役中演绎得非常经典。当时,被誉为日本第一兵法家的武田信玄率4万精兵绕道德川家康领地去攻击织田信长,而德川家康能出动的兵力只有数千,武田信玄断定德川家康不会自不量力来阻挡自己的行动,孰料德川家康竟然不顾一切来阻挡自己,尽管他在这次会战中轻松击溃了德川家康的部队,但最后他的宏大进军还是终止于德川方的一座小城,而他也在这座小城投降前一刻神秘病发,最后死在撤退的路上,而日本的整体实力也因而发生改变,织田信长和德川家康的盟军开始占据明显优势。
  很多人努力修炼自己的谋略或技巧,目的是为了解别人、掌握别人并利用别人,那么,专门研究人的行为的心理学看起来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工具了。看起来,这是非常有价值的,但当这样做时,就是忽略了最重要的自己。如果自己心中充满种种妄念,那么无论我们掌握多少谋略或技巧,在使用这些东西时都会事倍功半。
  所以,无论是在家庭等亲密关系中,还是在企业和社会中,将焦点集中在自己身上,监视自己的立场都是最有价值的事情。就我而言,从1992年开始读大学一直到现在,对我帮助最大的从来不是哪个大师或哪本书,而是我对自己的反省和认识。并且,当焦点集中在自己身上时,自己就会感觉双脚踏实地踩在大地上,心里会安宁很多。相反,当焦点集中在别人身上时,就难以有这种踏实感,而当不断猜测别人时,焦虑也油然而生。
  譬如最前面提到的那位女士,她该怎么做的关键不是那位男士的想法,而是她自己的需要,她如果弄清楚了自己的需要,自然就会知道该怎么做了。
  此外,我们将焦点集中在别人身上时,还会给对方制造很大的压力,尤其是在亲密关系中。男人会说,他的幸福在于找到一个什么样的女人;女人会说,她的幸福在于某个男人是否关注她;妈妈会说,孩子好好学习,她就快乐;孩子会说,如果父母给他爱与认可,他就会感到幸福……
  这些想法都藏着一个共同的含义:我的人生不是我负责,而是另外的人负责的。这自然就给了对方很大压力。
  而且,无数人的这种想法如此坚定,以至于当别人不符合他们的期望时,他们总会理直气壮地指责别人:是你让我不幸!
  但是,除非我们将注意力回到自己身上,否则我们的人生就总是仿佛生活在虚空中。


发贴   回复  [ 看贴是一种修养,回贴是一种美德;看贴回贴是好习惯,更是美德 ]

请登陆再查看回帖内容 -> 会员登陆

上一贴:之 间下一贴:看《总有艳阳天》同城帖子

交友帮助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申请友情链接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