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水平不佳,交货期总是保证不了。我们用了很多办法,新的流程,新的人员,新的设备,但是问题却从来没有被真正的解决过。不是我们的员工能力不行,其实很多人都是很优秀的那问题到底出在那里呢?
本人的分析,是我们的企业文化,质量文化存在了问题。一个公司的企业文化就好比是旅行队伍中导向,如果导向出了问题,我们的方向偏了甚到完全反了,那结果除了掉了陷井,走错方向外难道还会有别的结果?我们之前所有的努力都是在提高效率,却没有或者少有调整我们的行进方向的行动,因此投入虽多,却无多少实效。目前我们的企业文化中,主要有四个方面存在极大的问题,需要解决。
一、 生产与品质完全分割独立
认同这个观念使很多事情变的简单,清楚。产量问题,生产负责,质量问题,就是品质部门的事。字面上在而言,这个理并无不妥。但事实上,产量和质量是不能分开讨论的。很简单的道理,没有质量的产量和没有产量的质量对于公司而言都是没有价值的。一个很明显的例子,一个人做1000pcs,只有500pcs良品,和一个做600pcs,却有550pcs良品,谁对公司更有价值?当然是后者。但是,目前我们公司的做法却是只看产量,所以奖的是前者,后者是要挨批的。
产品的质量由什么决定的?是品质人员吗?显然不是。产品的品质是由技术人员调机水平,操作人员操作水平等决定的。而公司目前的方式是,质量由品质部门的人全权负责。这不是在说,技术人员无需对其调机的好坏,操作人员无需对其操作结果负责。不用想,就知道在这样的管理文化下,我们的品质如何能好?如何能不断改善?
拼命追求产量,每一课别,每一道工序都在追求最高产量效率,却没有人跳出来站在整个公司的角度来看,我们的行为造成的结果怎么样?事实上,加上补料,返修,前面所有的高效率,结果却是公司的无效率,没效益。近期的七海产品,上海产品,西卡姆订单的生产情况就是最好的例证。
二、 无需严格按照图纸要求加工。
理由有二:
A,客户可接收的底线比图纸要求宽,松。
B、降底品质要求,可提高生产效率。
理论上讲,这些理由是没问题的。因为这两点是事实。但是当图纸技术资料不再有权威性,不能成为品质检验和和生产加工的品质标准和依据,事情就变的不可控制了。这也是品质和生产无穷尽争吵的根源。
图纸要求C0.6倒角,上次做到0.65客户都没投诉,现在才0.7又有什么问题?前一批做到0.7都没问题,现在0.75又会有何问题呢?。。。。。。就这样,在我们还认为完全没问题的情况下,我们的品质标准已经面目全非呢。
品质标准不明显,不清晰,凭个人经验来判定,我们的质量如何能好?怎么好?经历了这么多次的惨痛教训,我们还要继续?
更可怕的是,一旦客户投诉,我们不反思自己,却是去抱怨客户变的难伺候了。而且认为这只是某一个客户就某一款产品在某一段时间内加严而已。
三、 把品质检验等同于品质管理
这个观念能成为公司企业文化核心中的一部分,其原因就是,可以让我们快速找到所有品质事故的原因------没有检验好。
的确,无论多大的事故,都可以用没检好来解释。如果检验没问题,怎么会有问题。这种简单的事因归结,让我们失去了了解真相的机会。
品质检验是告诉我们什么地方有了什么病。而品质管理却是告诉我们要采用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可以更健康,少生病或不生病,即预防问题的发生。
因为我们只有检验意识,没有真正的管理意识,所以不会把目光和工作重点真正放在预防上。但是我们必须真正把预防工作做起来,才是根本之道。
品质问题到底是什么?质量人员即没有设计绘制过一份图纸,也没有采购过一点物料,调过一台机,加工过一个产品,他们只是协助这些部门解决他们的问题。所以绝对不能有,有质量人员的地方就不应有品质问题的想法。其实没什么品质问题,有的只是设计绘图的问题,采购的问题,生产的问题。。。。。如果这些过程没问题,那我们的不良率就会实质性的降底,我们效率和效益和公司的实力就可以取的实质性的提升。
四、 人工成本计算方式有误
合格生手 合格熟手
实际班产量 530----550 450---480
不良率及不良数 1%以下
即最多不超过6个 3%以上。
即13.5---14.4
良品数 524---544 436---466.5
良品数之差 108—57.5
这一点不想说的太多。只是在这里提供一个小小的统计数据。这是一个以机加课加工一款标准产量约为500pcs/班/人的产品为对象的统计数据。
我想,以目前机加产品状态来算,算3元/个的单价绝对不高。也就是说,生手和熟手之间,每天为公司创造的效益差就在172.5-----324元/天。超过了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