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腾讯娱乐频道
超级女声PK梦想中国终极PK之面面观
当今世界娱乐无所不在,何时何地都在上演,你也娱乐我也娱乐,大家都娱乐,你娱了我还是我娱了你,“愚”了谁,又乐了谁。这些都无关重要了,重要的是有人要乐,有人愿愚,这就够了。
现在最广泛的娱乐恐怕得属在各地上演得风风火火的选秀活动。先是把全国分为几片海域,一网下去,选出几条个头大的,斤两重的作为待选,此谓之为海选也。然后把各海域的佼佼者送往举办地,训练一段时间后,再P一回,K几回后,就如同古时殿试一样,得出状元,榜眼,探花来了,此谓之为总决选。
因为这样的秀太多了,说也说不过来,其他的就暂且不提了,在这里就拿最大的电视台YS的“梦想中国”和最有影响力的HN电视台的“超级女声”来乱弹一番。
应该说“梦想中国”和“超级女声”的年龄是一样的,都已经举办过了两届,目前正进行着第三届的赛事。从单纯的赛事来说,两者都应该可以说是成功的,但是成功者之间也有比头的。多了也说不出什么门道,就单说影响力吧。
毫无疑问,“梦想中国”的影响要比“超级女声”逊色很多,虽然YS是国家电视台,但不可否认,在这一点上,它是输了。正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先从操作上来说,YS大体上是自己独立操作,虽然其有合作的娱乐公司,而HN电视台后台确是有专业的娱乐公司在做商业运营,其目的比央视更明确更直接。YS在操作“梦想中国”上只是个短期行为,在整个比赛结束以后,一切也跟着结束了,没有了后续动作,好象纯粹是为了比赛而比赛。而HN卫视在操作“超级女声”上完全是商业行为,举办比赛目的就是要攫取最大利益,在提高电视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同时还要获取最丰厚的利润。一个是赤裸裸商业运作,一个是尤抱琵琶半遮面。
在对待比赛获胜选手的态度上,两个电视台也是存在着天壤之别。不知道YS举办这样大型的比赛有没有那么一点的为选手着想过,或者只是为了自己利益考虑,目的达到了,拍屁股走人。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人能想起第一届“梦想中国”的冠军是谁,也许还有人记得,毕竟后来也上了几回电视,但是之后名次的选手恐怕是连姓什么都没人懂了吧。造成这样的境况恐怕和YS一贯的老大作派大有关系。举办这个大赛,YS是和某唱片公司有合作关系的,可YS执行业的牛耳,天下之大,舍我其谁,他不可能让其他方插手运作。那么既然另一方只能看不能动,选出的获胜者有多大的可能得到其认可,得不到其认可又怎么能指望他掏钱包装并推出呢?首届冠军的遭遇可用悲哀来形容,拿了冠军之后,跑了无数次才勉强签了约,要知道当初参赛就有约定,冠军要签约唱片公司,并花百万来打造啊。这回可好,约是费尽力签来了,唱片也做好了,痛苦也跟着来了,公司不宣传,唱片不上架,谁都不知道有这样的一张专辑的存在,每天看着堆着的唱片,欲哭无泪。听其一句话,就能摸到问题的一丝脉络:超级女声的选手很有名,梦想中国的主持人很红。一个艺人如果没有适当的宣传,没有作品,没有曝光率,无人问津的结局只能像我们在天涯发的帖子一样,没人点击,就迅速沉了下去,也许我们的帖子还好一点,我们自己还能把它顶起来,但,他们能吗?
反观HN卫视的“超级女声”,因为其一开始就是奔着明确的商业目的去的,又有明确的以商业利益为目的合作伙伴,可以说双方的理念是一致的,目标一致的组合更有理由能把事情做好。既然以攫取利益为目的,那么最终胜出的选手就肯定是能继续创造更大利润空间的人,具有创造最大增值空间的选手理所当然的成为冠军。当然了,能带来价值的不仅是冠军,商业行为就是以获得最大利益为目的 。所以我们就看到了,不仅是状元榜眼探花,而是只要你能创造价值,哪怕你是个同进士出身呢,也会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后来的一系列全国巡演就说明了此点。“超级女声”确实可以说是中国顶级的成功的商业运作案例。就在这么一个“超级女声”的比赛中,HN卫视获得了巨大的声誉,知名度大增,而已还获得了巨额的利润。而和HN卫视合作在幕后运作的某娱乐公司也没少收获,在这个无限大的商机中大快朵颐。参加比赛的选手也在比赛的过程中不仅获得了学习机会和经验,也成就了他们的名气,最大的好处恐怕是从此打通了通向成功和金钱的通道。而作为让以上三方获得巨大利益的不可忽视的推动者,超迷们也不落空,看着自己支持的选手一关关的挺进,他们心里也获得了极度的快乐,能一路陪着偶像的成长,他们还夫复和求呢?这样,“超级女声”可以说完全达到了四赢,成为中国第一的选秀娱乐活动可说是实至名归。
“梦想中国”和“超级女声”在形式上和性质上是一样的,都是以创造歌手为目的。形式,性质,目的都大体相同,何以在影响力上却有如此大差别呢?除了上面说到的最大因素的运作之外,还有一些旁枝末节有所不同。
首先,在参赛选手的构成上就不同,这个体现得很明显。“超级女声”的选手大多是二十岁以下的女孩,几乎都是在校学生,即使超过二十岁的也还是学生居多。“梦想中国”正好是“超级女声”的下一年级,选手以二十岁以上占多数,和“超级女声”的学生军不同,“梦想中国”的选手是已经工作的成年人为主。由于参赛选手的年龄层不同,决定了他们的受众面也必定不同。喜欢“超级女声”的几乎是清一色的学生,清一色的女孩,这些人组成了“超女”非常坚实的拥趸群。超迷们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成长期,这个时期的孩子的心里或多或少都存在着莫名的燥动,也更容易执着于某些事物。“超级女声”打造平民偶像的噱头正好契合了他们的心理,他们更不吝于释放自己的感情,他们正是一群想做敢做的人。平民偶像和他们拉近了距离,在整个过程中,他们也能感受到偶像的成功也是他们的成功,因为偶像的成功里也有他们一份付出,更可以说是功劳。他们不只是想唱就唱,还是想做就做。再看“梦想中国”的受众群,和参赛选手一样,也和“超女”迷划分了一条比较清晰的界线。喜欢“梦想中国”的人可以用年轻这个词来定性了,他们和选手一样,都是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这个年龄的青少年虽然对梦想和成功也有着热切的追求,但他们已经不是曾经的毛头小伙和懵懂的女孩,他们的思想已经趋向于成熟,他们已经渐渐远离了疯狂的年代。二十岁的年龄,这时候,理性逐渐成熟,感性逐渐消退,他们已经学会了用理智来看待问题。“梦想中国”的选手和喜欢他们的人正好是这样的一个阶段的人。选手们表现出色他们同样会为他们欢呼,为他们喝彩,为他们加油,但更多的时候是理性的远远的欣赏,虽然他们心里非常的热爱着选手们。他们不会为了支持谁就狂发短信,这也是为什么在短信票选上“梦想中国”远远少于“超级女声”的原因,这是他们在对待问题的态度上更理性的体现。
“梦想中国”和“超级女声”在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上也存在着天壤之别,“超女”在一定程度上是实实在在的推动了国家经济的发展,许多产业都在这一圣举中分到了一杯羹。“超女”从举办之始到结束之后所牵动的一系列社会活动,对刺激消费,拉动生产,扩大市场,GDP增长等方面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由于社会对“超女”的广泛的高度的关注,首先是传媒业尝到了甜头,电视台,报纸,网络,电台等在宣传和报道中都取得的各自不俗的成绩。接下来就是信息产业,因为比赛采取的方式和以往的不同,选手的成绩以短信的支持率为主,观众有权决定选手的去留,这激起了观众的极大参与热情,庞大的短信量让移动,连通,电信这三家公司赚了个盆满钵满。比赛结束后,“超女”们举行了全国巡回演唱会,这又激起了另一波“超女”热,刺激了市场,拉动了内需。通过比赛的洗礼,个别特别出色的“超女”的知名度和人气高得不可思议,就连许多一向牛气哄哄的港台明星也望尘莫及,避道而行。精明的商家们马上从中看到了无限的商机,蜂拥而来,把其中有人气的有商业价值的“超女”瓜分一空。商家们纷纷让“超女”们代言了自己的产品,利用她们的影响力,扩大了自己的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也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唱片业当然也没闲着,打铁当然得趁热,趁个别“超女”人气翻天时,虽然歌没几首,却也立马推出了所谓的EP大碟,歌没两三首,价钱却卖得老贵。唉,真是赚钱不分先后啊。反观“梦想中国”,在这几个方面可以说是毫无建树,除了在短信上还能得点利益之外,其他的确实体现不出来。YS的失败的商业运作,让“梦想中国”的选手在市场上毫无价值,纵然是他们的冠军。和“超女”冠军的身价千万相比,“梦想中国”的冠军却是每个月五千圆的工资。从商业角度来说,“梦想中国”无疑是失败的。
都说了那么多,就继续胡说八道下去吧,道道两个比赛的评委。
说实在,对“梦想中国”和“超级女声”的评委是不敢恭维的,不知道赛事的组委会是从哪翻箱倒柜找来的评委,自己歌都没能唱清楚,却在这里人模人样的点评起别人来了。特别是某些号称评委专业户的更恶心,开口介绍就是某著名歌星,但是台上被他们点评的和电视前的观众又有几人知道他们唱过什么歌甚至听过他们唱过歌呢?当然了,正当红的和还能凑和着混的名星可没时间来这里浪费时间,而他们没什么事可做,闲着也是闲着,来混个脸熟也是不错的选择。“超级女声”的有些评委可以说是有些不负责任,甚至是误人子弟。明明许多的选手在长相气质上根本不可能是成为明星的料,这也暂且抛开不说了,那些声音条件和唱功也确实是雕琢不出的,观众已经是听得大皱眉头了,可在评委的嘴里说的却是,不错,唱得不错,还一脸真挚的祝福:你有很好的梦想,你应该坚持你的音乐道路,相信有一天你会成功的。听听这是什么话,这不是害人吗?先天不行你还鼓励她往绝路上走,这样会让她走了弯路也浪费青春。对条件不行的我们应该明确的善意地告诉她,你不适合在这方面发展,把时间和精力花在你擅长的专业会更容易成功,这才是一个有责任的评委应该有的态度。有声音不出众的也唱歌的,那是因为别人自己能谱曲填词,他就自己写歌自己唱你能把他(她)怎么样,如果你能,当然你也可以。而“梦想中国”的评委在这点上还能把握得住,甚至在决赛上没什么话语权。纵观两个赛事的评委,就一句话,没有优劣之分,都很烂,只是看谁的更烂而已。
两者比细了,“梦想中国”也不是尽是输,至少在选手的某一项内容上他还是有优势的。“超级女声”都是女孩,要比,自然也只取“梦想中国”的女孩,“梦想中国”的女孩在长相和身材上比“超级女声”的女孩高了不只一个两个档次,当然这是指的总体而非个别。这是因为两个主办者的不同的理念决定的。“超级女声”提出的是打造平民偶像的理念,而“梦想中国”更趋向打造偶像化的偶像。所以,“超级女声”在条件上放得很宽,想常就唱,只要你能唱。“梦想中国”在相貌上就有一定的要求,进入决赛的选手都是经过筛选的,所以在总体上觉得都长得挺漂亮。别以为唱歌只要声音好就可以了,不在乎长相长得怎样。这样的想法大错特错,长相在情色时代的娱乐圈里绝对是一把很好的开门钥匙,看一下现在的娱乐圈里的一线明星无一不是俊哥美女。就拿首届“超级女声”季军张含韵来说吧,张含韵的季军是怎么来的,相信太多的人知道了。第一届的比赛规则和后两届是不同的,当时是只要得到评委的多数票即可晋级。当时的评委中有什么人呢,就说两位在此事比较重要的就好了,就能说明问题了。一位是看好了张含韵要签下她的某公司老总金某,另一位是名主持人赵某。金某自不必说,赵女士对张含韵的喜欢更是溢于言表。记得有一回,张和另一选手前几票打平,最后一票握在赵女士手里,赵就坦言,张长得太可爱了,从分赛区起就很喜欢她,虽然唱功弱点,但就是喜欢她,就是让她晋级。不知道当时另一位选手心里是怎么一种滋味,但赵女士的敢做敢说的的作风还是值得欣赏的。如果当时的张含韵不是长得一副天真可爱的样子,别说酸酸甜甜就是我啊,恐怕是四川都出不了。说韩红是吧,千万不要轻易和韩红比,韩红有一副天籁般的嗓子,会填词,会谱曲,有极其深厚的音乐功底,那是百八十年才出一个的人物。从表现来说,也许是阅历更丰富的因故,“梦想中国”的选手比“超级女声”的选手的舞台表现力更强,表现更从容,个人气质更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