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宁秘的午夜时分,听到电台DJ叙述梵高的经历时,我知道自己在那一刻是被他折服了的。那一刻,我发觉自己疯狂的爱上了这个孤独的,饱受折磨的灵魂。于是,我通过自己的方式,用各种途径去解读梵高……
前前后后,它几乎花了我一个月的时间,我曾经到网络上搜寻更多的有关梵高的消息,然而,当一切齐备的时候,我头痛了,我苦于如何把梵高这样一个天才与哲学联系起来,我不知道以怎样的方式去解读梵高。
我久久地凝望着网络上的梵高的自画像:红的头发红的胡须像短短的火焰,两个碧蓝的瞳仁是深深的老井,一张瘦削甚至有些丑陋的脸却内蕴着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
很多人眼里的梵高是一个疯子,因为他自毁一切,甚至于他的生命,而与此同时很多人眼里的梵高却是个独一无二的天才,因为在他创造的了一种难于言表的美丽。我明白,这——确实是一个疯狂的人,就好象凤凰的涅磐一样,梵高,用自己生命成就了一个毁灭的美丽。
首先是生活与艺术的矛盾颠覆并折磨着他的内心……
生活中,他不得不面对着各种困难,现实象块岩石那样压迫着他。为了绘画,他只能依靠别人,象失去父母的孤儿那样乞怜弟弟提奥的帮助。贫困磨灭他作为一个人对生活强有力的感觉,情感上的失败经历更让他时刻感受着自己在生活上的苍白无力。
只有艺术,那巨大的源泉,给予梵高某种补充和平衡,使他能够生活下去。并让他的世界呈现核爆一样的乐观和热情。把自己的生命完全献给艺术的人,是这世界最完美的人。很难想象,那青色的炽热天空,那曝晒的黄色土地,那生气勃勃的紫色田野,那光芒四射的黄色太阳,那并非黑色的夜里的柚绿的广场……那一个个极为可爱的色彩极美的世界是来自与保受折磨的灵魂的最深处。
其次孤独与不被理解的压抑更是时刻的困扰着这个本已经痛苦的灵魂。
欧文斯通曾在梵高的传记里这样写到:文森特·梵高是世上最孤独的人之一。
在他37年短暂的人生历程中,他的痛苦与欢乐,他的事业与爱情,他的一切语言和行为,除了他的弟弟提奥,再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理解他,关心他。
父辈们认为他的追求毫无实际意义,不能获得一块面包;一般的人认为他是一个疯子,因为他总是对着一根树杆或是一片云发呆;他爱着的女人认为他是一个傻瓜;爱他的女人又被世俗的丑恶势力所阻挠和嘲笑;他一生穷途潦倒,一生惟一得过一次赞扬,一生只卖过价钱400法郎的一幅画〈红葡萄园〉……
记得在上初中第一次读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时,就被一个叫法里亚神父的才华所折服了,那时我一味地沉溺在对他的才华的仰慕和向往中,直到高中有机会再次读到这本书时,才意识到,正是被关在监狱里的孤独才使得他可以专注于自己的事业——现实生活里,我们被太多事情所累……
所以,梵高的成就也正是源于这种专注,与法里亚神父不同的是他的专注是来源于不被认同的孤独,当他向外一次次寻觅理解时,一次次失败,于是,他把自己完全的置身于艺术的殿堂里,他发疯似的朝着自己的目标,在饥饿和孤独中步履艰难地奋然前行,终于成就为以为决断的、敏锐的、有智慧的伟大的艺术。
于是,从梵高的书信中,我们再无法感受到他的孤独。他从未遗弃自己,始终对自己的事业抱有信心。孜孜不倦地探究着技巧和主题并在先辈中看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作为一个思考着的人,梵高不再孤独。一切的思想者在思想和创作时都不会孤独。烈火一样燃烧的内心,怎么会留有空余去把玩孤独?只有探索,永远不停的深入,寻找表达的最佳色彩和文字……在这样的过程中,有快乐,有巨大的痛苦,深渊般的绝望,万籁无声的安宁,甚至有微微的怅然,但就是没有孤独这种莫名其妙的状态。
向外寻求理解和认同的人才会有孤独感。不能走到自然和人生深处的人才会有孤独感。而一个精神完全自立的人,一个知道道路永远不会终结,因而人生永无停顿的人,是不会掉转头颅,朝外面观望和探询的。没有这些探询,他怎么会产生孤独呢?
文森特·梵高的一生,是矛盾的一生,但是,他的矛盾却成就了一种毁灭的美丽:
19世纪的印象画派里,梵高是一个另类。他的画有点类似儿童的创作,线条和色彩大胆纯粹,醉心于风景,植物和贫苦大众的描绘。鸢尾花,向日葵,星空,麦田,苹果园,夜色中的咖啡店,吃土豆的农民,拾麦穗的妇人……画面中的每一个物体,都以独特的方式燃烧着它的生命力。它们已经不仅仅是一些静物。它们是凄艳的生命……
矛盾的梵高,即使在离开这个世界之后,也依旧是人们争论的焦点,而今天我怀着无限景仰的心情解读这个天才时,却愈加的困惑,我不知道怎样去审视他的内心世界,究竟是绝望还是斗志昂扬,究竟是孤独还是根本就没有把玩孤独的情绪?
然而,我依旧深深爱着文森特·梵高,就如同这小诗里形容的那样:
你懂他你会爱他。
你不懂他你会因为他的名气而敬他。
你爱他你却不会去学他。
所以他会引人注目。
所以他是唯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