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在拍卖行工作了十年的“业内人士”,我曾经非常瞧不上那些“非主流”的收藏家。某地收藏家协会曾经出过一套扑克牌,每张牌都是不同收藏主题的收藏者,有收筷子的,有收藏算盘的,有收牙签盒的,甚至有收名片的。那套牌曾经被无知的我狠狠地嘲笑过一番(我至今认为印行扑克牌的方式有待商榷,当然他们也给扑克收藏提供一了个新鲜的机会,这话题待讨论)。我一度认为只有绘画、古董珍玩一类价值不菲而高尚优雅的物品才是收藏的正道。这个观念的转变源于我近期的一次搬家。
新房子装修好之后,我打典行李,准备开始新生活。其实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在新一轮生活展开时,总有旧的东西被淘汰掉。也许是因为很长没有检点自己的物品了,在狼籍的衣物、书籍、碟片、玩具等等等等中,我一次次不由自主地停下手里的活计,陷入回忆,我不得不承认,某种程度上,我,甚至所有的人都是自发的业余收藏者。
在堆成小山的书本里,我发现了一本二十年没有动过的旧书,里面夹满了一张张彩色的糖纸。这一发现让我惊讶、欣喜而后眼中有泪。童年顿时如同相机焦距速度拉近般立现眼前,正是这些五颜六色的玻璃糖纸让我们的黑白年代有了色彩。
出生于六七十年代的人似乎都有这样的童年经历:女孩收集糖纸,男孩收集烟盒、邮票。我的朋友老李告诉我,为了得到邮票,他曾经天天放学后在所住大院的收发室门口等着领信的大人,然后百般讨好人家,以得到一枚普通的盖销票。六岁的我也有过为了争夺一张上海产奶糖的糖纸被表姐打得大哭的经历。
我坚信,收藏的最初源于感情。人们起初留住一件东西的原因很多出于亲情友情爱情的纠葛,然后为了这份念想再去搜寻它们的同类。一个朋友远赴美国求学,告别的机场他的父亲把自己的帽子戴在他头上。从此他一见到帽子就备感亲切,于是逢帽必买,终于有一天被人误解为倒帽子的。有人因为曾经因为“有牙时没花生米”的困顿在有了“花生米”时奋力追寻旧梦的例子也不一而足。这些朴实的收藏者在丰富他们的收藏时获得了极大的快感。
那时候我们都是无意识的收藏者,如果这中间有人坚持下来,收藏愈加全面丰富,可以甄别质量的真伪好坏,并且认真观察其中的规律,且有得出独到的心得理论,那么就是专业的收藏家了。这是我心中业余收藏者与专业收藏家的区别。
著名的已故文物鉴定专家秦公先生曾经说过:收藏热不断升温,民间研究力度不够。大部分收藏者还处在仅仅为了收藏而收藏的状态。不少电视节目中介绍的收藏家,也不过是在镜头前一件件地展示他的藏品,而很少能将它们背后的有趣故事讲给大家听。
比如名片,每个人印行名片除了发布自己的必要信息外,其中也蕴藏着许多不为人注意的因素,比如N个头衔在主人心中的次序(这次序有时也印证着社会对它们的认可程度;)甚至名片的设计、材料,都体现着某种社会形态下人们的心理状态。
比如书籍,每次买书都是个体行为,或出于工作需要,或出于兴趣爱好,或仅仅是无聊猎奇,无需做出评判。但很少有人想过,如果纵观一个人一段时间内收集的图书,就会很容易发现他的阅读偏好,再与其其他行为结合,或许就可以得出关于此人的部分理论,比如目前网上如火如荼的芙蓉姐姐,如果她的书柜(如果有的话)公开,研究网络红人现象的专家一定感兴趣。
当然,不是每个人的行为都需要理论的支持,更多的人在收藏中体会并享受着“众里寻她千百度”的过程,这仍然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毕竟,专家只是金字塔尖有限的几个。
恋物癖产生流程及注意事项
1、 先为自己找到一个可恋的对象,从实际出发,尤其要考虑兜里的银子,别买完一样儿全年休息。
2、 最好设计一个可恋的主题,比如某个时期的什么,或以什么为母题的作品,都行。当然如果您立志要收藏宋版书籍,谁也没有权力阻拦梦想,不过就是难度稍大,概率和一生连着两次被楼上掉下来的擦玻璃姑娘砸昏差不多。
3、 如果需要辩真伪,比如收藏个名人书画、瓷器玉器什么的,千万不可仅仅比照书本,几本书读来下荡气回肠意气风发,觉得自己是专家了,这样照书买的东西真的可能性极小。因为那仅仅是你觉得它和书里印的一样的宝贝长得一样,可惜这事儿你一人说了不算。
4、 既然这样只好听专家了的,但又不可迷信(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还是写这些字儿的人舒服)。不如多找几个人看看,四个人里有三个说不真,这东西你还买吗?
5、 不相信街上截住你的那个人哭丧着脸讲“爷爷的爷爷留下的家里实在缺钱不然打死也不卖”的故事,现在资讯那么发达,谁不知道有好东西往拍卖行送啊。
6、 东西收来还没完事,它们都是有灵性的,要爱护它们,给一个它们干净清爽的家,更完美的就是把它们前生今世搞清楚,你会和它们一样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