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知道屈原是谁吗?是歌手,还是医生?抑或是一位厨师?端午节刚过去没几天,有人以这样耸人听闻的标题做文章,或许能够博人一笑。可是,等到看过下面这一段文字之后,我想,就是再喜欢笑的人,恐怕也笑不出来了。
文章说:“报载南京某中学的音乐课上,老师问学生知道屈原是谁的人请举手,全班三十多人当中只有三个人举手。第一位同学回答说,屈原是一位歌手,他唱过《离骚》这首歌;第二位同学回答说,屈原是一个医生,大家都叫他大夫;第三位说屈原是一位厨师,我们现在吃的粽子是他发明的。”
这段文字见于中国新闻网摘编文章。因为看见故事发生在“南京某中学”,所以特别注意。并不是因为人家拿南京中学生说事,我就特别敏感,甚至为此生气,觉得受到侮辱。不,我还没有如此脆弱。何况,尽管我不知道文中的“报载”究竟是援引自哪一家媒体,但是,我却可以断然肯定,这不过是一段编造的故事。知道屈原的中学生可能真的并不是很多,但是,自称知道的三个同学如此流畅地把屈原编排成“歌手、医生加厨师”,生活中决不会如此凑巧。更何况,作者一下笔就说:“有个笑话说,朋友相见,一人炫耀前晚到文化中心听了贝多芬的交响曲演奏,真是引人入胜,如痴如醉,他的朋友却夸口说没什么了不起,贝多芬就住在他隔壁,每天听他弹琴,美妙极了。”这不过是为了讽刺有人“不认识贝多芬”。既然作者有说笑话的瘾,那么,发生在“南京某中学”音乐课上关于屈原的故事,十有八九,恐怕也不过是一种拿人开涮的逞才之笔。把它当笑话看,并不为过。
可是这却是一则让人笑不出来的笑话。中学生历史常识不足,是事实。其实何止是中学生,大学生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我曾经在新闻系的课堂上问“推敲”的典故,并不算冷僻,举手说知道的同学也不过三四人,其中还有一位是来蹭课的中文系同学。前些时有一位扬州的老教师投书媒体,说自己的儿子帮邻居写一份申请报告,格式不对也就罢了,一百个字中竟然有二三十个错别字。他感到无法容忍。这种现象,不能不引起有识之士的深思和忧虑。对祖国的历史,对民族的文化,我们的青年一代难道就该用这样的行为,来表示自己的责任心吗?青年人爱时尚,爱猎奇,甚至随波逐流,一时有所偏爱,这也许非常自然,并不可怕。等到他们有一天意识到自己肩负的历史责任,他们会有自己的新认识。值得思考的是,我们现在究竟在以什么样的努力,来增加他们的历史文化素养?在中华民族伟大的历史文化传统面前,我们自己究竟为它的传承做出了什么样的努力?能够直面这种现象,直言青年一代母语水平下降,直接用自己的努力去帮助青年弘扬民族文化,有如扬州那位老教师一样的师长,我们究竟有多少呢?什么时候,我们自己才能够说一句:我已经尽职尽责,尽心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