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清贫教战之三:基本的采访技巧
文接上两节。你已经先给自己定位了,并已经逐渐熟悉你最想突破的报刊、杂志,成了那个著名吃饺子的哑巴——心中有数了。那么,接下来该干什么呢?
哈,那还能干什么?找新闻线索呗!
以下不谈报纸短小新闻,作为一个杂志老编辑,我仅限于谈给新闻类期刊、报纸副刊写社会纪实特稿。
所谓写社会纪实特稿,一般意义上来说,也就是指写真人真事的社会突发事件。较之报纸短小新闻,题材稍微重大、复杂一些。目前素材途径大抵有三:一,看报纸,觉得哪条小新闻背后有东西可挖,就可以追踪采访;二,浏览各地的网络新闻,现在新闻上网都挺快的;三,做有心人,无论在哪里,听说有感人的事就可立即追过去。如以前《知音》的王牌作者吴增丹,生病住院期间听说隔壁有个病人的故事很曲折,就立即拖着病体去采访了。后来该文——《千万别倒下啊,我那生命相依的生死兄弟》,获得《知音》的当月万元大奖和年度万元大奖。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社会纪实特稿,除新闻首发的外,颇有些“新闻背后的新闻”味道。专业术语上称:“新闻的延伸采访”。
一般的业余写手、自由撰稿人,绝大多数抢不过专业的报刊记者,也没有条件去和他们竞争,怎么办?
一双慧眼、一只有敏锐嗅觉的鼻子,是你需要逐渐锻炼出来的硬件。
2004年12月7日下午,《打工知音》的老总钱钧,在2005年第一期下半月版定稿后的讲评会上,给大家讲了一个“狮子吃羚羊”的故事——
一头狮子,千辛万苦捕到了一只可怜的羚羊。它老人家茹毛饮血,大啖其肉,然后肚饱、心满、意足而去;狮子走了,在一旁狼视眈眈了老半天、早已不耐烦的狼过来了,剩肉大骨,足裹其腹;等狼走了,在天空徘徊、苦候已久的秃鹫又飞下来了,残羹剩饭,也有得一啄;等秃鹫啄完了,蚂蚁啃骨头也啃过了,微生物将接踵而至……最终,尘归尘、土归土,一只曾实实在在的羚羊,无中生有,有归于无,很快连血带肉消失在天苍苍、地茫茫的亘古草原……
如果把新闻比作那只可怜的羚羊,那专业的报刊记者就是那头喝“头啖汤”的狮子;而一般的业余写手、自由撰稿人,则需要尽可能地去做紧随其后的狼、秃鹫……
举例说明,你知道前段时间最热的新闻是什么吗?答案是:包头空难!
面对铺天盖地的报纸、网络新闻,一般的业余写手、自由撰稿人有用武之地吗?有!“新闻的延伸采访”!
如果你真正关心此事的话,那么,你一定知道其中有这样一个小情节——一对含辛茹苦的老夫妻,一生没有坐过飞机,最终他们赋予殷切期望的女儿长大成人,落户大上海,并即将迎来人生最绚烂的时刻。老夫妻老怀大畅,在孝心女儿的一再坚持下,终于决定豁出去千年飞一回,没想到……
如果谁能采访到他们那婚礼突变丧礼的女儿,以女儿的角度追忆慈父慈母,又何尝不是一篇震撼人心、催人泪下的好文章!
又如,同样还是包头空难,据说清理灾难现场时,发现了两个已烧焦的人体紧紧拥抱在一起。后来查明是一对亲兄弟,他们联袂到上海打工,竟然是为了给他们那在包头、身患重病的弟弟挣巨额的医疗费!
如果谁能采访到他们那正肝肠寸断的弟弟,以弟弟的角度讲述他们三人的似海情深,又何愁不能打动不了编辑、读者的心灵!!(据说就这角度,《华西都市报》已捷足先登了)
同样一个新闻事件,立意不同、角度不同、人物侧重不同,那么,连带新闻也就层出不穷。如,安徽有个作者专写“傻子瓜子”,年广久一有点风吹草动,他马上就会有一篇特稿问市。几年间,在清贫的记忆里,光《知音》上都发了三四篇他写的“傻子瓜子”!自然,稿费也挣了不少。
再如,因“宝马彩票案”而轰动一时、名闻全国的刘亮,风波尘埃落定后,现在还有新闻可做吗?答案是肯定的!他宝马开回家了,又变卖了,有没有亲戚随后登门来借钱?有没有因此因此引起家庭纠纷、导致亲情嬗变?你如采写了,是不是又是一篇新的新闻?又如,他本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穷小子,突然有名有宝马了,有没有女孩子慕名而来,狂追他不放?如果你采写了他终会来临的爱情故事,是不是又是一篇?还有,据说他最近被作为代言人招到了一家公司,作为一个经历单一的、没有多少内涵的普通农村青年,面对人生的沧桑巨变和突如其来的角色转换,他又面临什么样的困惑和尴尬?他又会有什么样的新遭遇?等等,不一而足,都值得一写。
科学常识告诉我们:露出海面的冰山一角,往往只是整座冰山的十分之一,下面的体积大着呢!
新闻也一样,就看你能不能敏感到、挖掘出了。
据说,一个帅哥,如爱上了一对死党“好姐妹”中的一个。那么,他最终爱上另一个的概率,大约能占到70%。这就叫爱情的“先入不为主”效应。哈,新闻更是如此!新闻旁边往往伴随着更多、更大的新闻,不管你信不信!!
有了线索,有了主题,下一步就是短兵相接的面对面采访了。
自由撰稿人最先开始采访有难度,解决方法有:一,可挂靠一新闻单位做特约记者或特约通讯员;二,直接找上门,靠真诚赢得对方的信任。如果已经开始发稿了,你就可以拿着自己的作品找当事人了,说这都是你写的,一般别人都会相信;三,和你要投的报刊杂志的编辑熟悉,采访前,让编辑先帮你联系好,你再上门。等等。
目前,像那些报纸报道后的重大事件,看到报导后你再深入采访,然后投给记实刊物,是目前很多撰稿人操作的基本模式。
具体采访嘛,一般用笔记本记录就可以了,只需记重点,如名字、时间、地点等不容出错的东东,其余故事情节简单记录就OK。至于小录音机,大商场家电部都有卖,从一两百到一两千,价格不等。
如果是好人好事,采访相对更容易一些。因为你是去给对方宣传、扬名嘛,对方哪有不配合的道理?清贫在青岛的作者王呈祥,在采访青岛“苞米花大王”李卫东时,苞米花可没少免费吃!事后文章被清贫编辑发在了2004年第12期上半月版《打工知音》的头条位置上。据说,“苞米花大王”李卫东在杂志上市的当天,就亲自驾车把那小子接走了……
哈!没我编辑什么事!!
记得我本人当年在部队受伤后,被迫弃武从文,从一线退二线,由一个冲锋陷阵的指战员,变成了一个耍笔杆的新闻干事。1992年初,我奉命去河南内黄县整理一战士的立功事迹。结果,乖乖的,内黄县公安局、人武部、街道委员会、当事人父母亲朋、甚至其母校的领导,轮流上阵,天天把我灌得天昏地暗,不醒人事,光桌子底下都身不由己地钻了三四次,出丑不小!
事后,对方送了我整整六麻袋著名的内黄大枣,堆了整整半个屋子。而根本没有三头六臂的我,最终只用纸箱装走了一箱“枣头”,其余全部送给宾馆那个最漂亮的女服务员了。:)
至于采访一些当事人不太配合的新闻,那就得看你的技巧了。
第一,礼多人不怪。我妈妈从小就告诉我:“别空着手进别人的家门!”做新闻也一样。你去当事人家采访,最好带些水果、鲜花、礼盒什么的,是礼貌,也是一种尊重!
第二,可以迂回包围。出师不利时,你不妨掉头先从外围采访起,用你的诚心诚意换得一定的信任度后,再由对方的亲朋好友甚至邻居领着,去见当事人。
第三,采访前充分准备,到时候惜时如金,问问到点。当事人本已差不多痊愈的伤疤又被揭开,本就非常痛苦,你再东拉四扯地耽误时间,不惹人反感才怪!
如,1997年10月,我在香港铜锣湾采访刘德华、彭丹,现场一内地女记者喋喋不休地问刘德华:“请问你是哪里人啊?什么时候从艺的?你有多高?多大?你拍的第一部戏是什么?……”
结果刘德华冷冷地看了她一眼,回答说:“你去我助手那里吧,看看资料先。”
而清贫兄由于事先准备充分,结果第一个话题就引起了对方的注意:“我很喜欢你在《神雕侠侣》中的表演,你和小龙女陈玉莲的表演真是金童玉女、珠连璧合、天生一对!(千穿万穿,马屁不穿)我们战友都说:唉,现实中你们怎么没有在一起啊(伸手就搔到了痒处)……”
结果,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暗恋陈玉莲的刘德华一听就脸红过耳,摇头笑着直说:“没缘分啦,没缘分啦。”
最终采访顺利!虽然文章没有发上《知音》,但在外面也前后发了好几家媒体,小小地赚了一笔MONEY。
试想想,如果事先你不去搜索一下当事人的背景资料,不去了解了解什么叫围棋的大飞、引征、打劫、双活……你怎么去采访聂卫平?当他神采飞扬地给你讲述他的得意之战时,你怎么可能不听得一头雾水!!
写着写着,清贫的“一指禅”神功,已经把整条左胳膊都弄得酸痛酸痛。
哇!受不了了!!
本节到此为止,欲知后面清贫将要介绍什么,且听下回分解!!
本文下节预告(全文八节):《四,选择一个你喜欢的编辑》
真诚祝福:共同提高,合作双赢!!!
——魔幻星空(陈清贫)敬上(2004年12月8日清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