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人”对一个城市人意味什么?意味着某一个遥远的从未涉足的地方,意昧着每一个人都有他牛、马、猫、羊的来处。
那是一根看不见的细线,它把城市引入与陌生人模糊的家族,乡村以及人类迁徒史联结在一起或者说它只是城市人身上形形色色标签中的一张,恰恰这张标签对他们的现实生活是无足轻重的。
从前人们在旅途上闲聊,相邻而坐的人常常会向对方问如下的问题,先生哪里人?小姐何方仙居?答话的人总是报出他的祖籍,在港台城市街道上很容易看见某某同乡会,某某会馆这样的处所,从前的人们把老家,同乡的概念看得很重,这概念也在人们生活中成为一种极为主要的人际关系,因此有许多集体行为的解释听来极为简单,我们是同乡,我们是一个村子的,我们是一条街道的……云云,
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我们从语调中马上能分出“老乡”来,但这种声音的实质变成了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纽带和虚构,就像美国人说NICEMEETYOU,如此而已,通常那两个人对他们共通的故乡已了无记忆,他们可能根本没去过那里,故乡留给他们的印象只是一个地名几个汉字,一切都依赖于在新的时代中的心态的演变,你可以想象在九十年代,城市人是多么自觉的淘汰着情感世界中的多余部分!人们就这样奔走在祖先未曾梦见的土地上租一间房打起自己的天下,今天我们看见大批具有北方血统的青年男女匆匆行走在上海、香港、台北的街道上,大批黑发黄皮的中国人漂洋过海来到了南洋、欧洲、美国,你会在纽约第五大道上突然听到熟悉的乡音,一抬头就看见了你的同乡,有时你们相视一笑,有时你们形同陌路,一切都很自然,许多人已经抛弃了故乡,有时那是一种历史,有时那是一种选择。
外地人祖籍在哪里?在身份证上的故乡在哪里?在铁路和公路的另一端,同乡在哪里?在陌生的人群中,只有他自己在自己的路上。
有些人走到天边也要遥望他的故乡,记得一个朋友说在美国旧金山一个留学生家作客,她的房子紧靠太平洋的海湾,窗口海景美不胜收,房租当然很贵。他问她,既然经济紧巴巴,为甚么要租这么贵的房子,她说,这里能看太平洋,过了一会儿,她又说。知道,海那边就是中国,我很想妈妈,我很想家。他听了后一时无语,忍不住问,为什么不回去?就一张机票的事啊。她的脸上流露出一种奇怪的表情,然后轻轻地说:‘回不去了’。也许看到他的表情依然疑惑,她又补充了一句,其实,她也不愿回去。
我在爱屋上几个月了,这儿全是外地人,他们第一句话就大多是,你工作会定在深圳吗?他们没一个想离开深圳的!我有一个好友,我想约她到本地上班,可她第一反应是:“要是在深圳公司上班就好了。”
外地人,我从心里感到:他们再苦再累也永远不想回到故乡……
|